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供热管网技术标.doc

  1. 1、本文档共9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供热管网技术标

XXXXXX配套供热管网 一期工程先期项目 投标文件 (技术部分) 投标标段:第 1# 标段 投标单位:XXXXXX 法定代表人:XXXXXX 编制日期:年X月 日 目 录 第一章、工程项目概况 1 1.1 工程简介和项目范围 1 1.2 管道沿线自然条件、社会依托 1 1.2.1地形、地貌 1 1.2.2气象、水文 1 1.2.3地质 3 1.2.4地基土工程性能评价 5 第二章、编制依据 6 2.1 编制依据 6 2.2 本工程拟用施工规范清单 6 第三章、技术力量配置和机具配备情况 7 3.1 用于本项目的主要设备及仪器一览表 7 3.2 参加本项目经理及工作人员情况表 8 3.3 用于本工程的项目经理及关键人员的简历和证书复印件 8 3.3.1 项目经理 8 3.3.2 项目关键人员表 14 第四章、施工组织设计 19 4.1 劳动力安排 19 4.2 热力外网部分 20 4.2.1 施工部署(土建部分) 20 4.2.2 施工部署(安装部分) 21 4.2.3 管架工程施工方案 23 4.2.4 热力管网安装工程施工方案 36 4.3 换热站部分 46 4.3.1 基础、设备及原材料 46 4.3.2 设备安装及室外管沟开挖 47 4.3.3 管道及其附件安装 50 4.3.4 管道保温 51 4.3.5 管道支架的安装 53 4.3.6 水压试验 53 4.4 施工进度控制 54 4.4.1 工期进度控制措施 54 4.4.2 总施工工期和关键工程的控制工期 57 4.4.3 确保工程进度措施 60 4.4.4 工程计划管理软件 61 4.5 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1 4.5.1 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62 4.5.2 质量管理措施 63 4.5.3 质量控制要点 65 4.5.4 成品保护措施 68 4.6 施工安全保证体系和保证措施 70 4.6.1 安全生产的原则和目标原则 70 4.6.2 安全生产的目标 70 4.6.3 施工安全组织机构及工作程序 71 4.6.4 安全管理措施 72 4.6.5 安全技术措施 72 4.6.6 防汛措施 74 4.6.7 雨季施工措施 74 4.6.8 施工过程安全 74 4.6.9 施工过程安全记录 75 4.6.10 安全教育及培训 75 4.6.11 安全检查及审查 75 4.7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措施 75 4.7.1 文明施工管理措施 76 4.7.2 环境保护 77 4.8 针对难点、关键过程的施工设计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78 4.8.1 大开挖穿越公路施工措施 78 4.8.2 沟槽支护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79 4.8.3 降水措施 80 第五章、同期在建工程项目 95 第六章、完工后的善后工作及维修服务 99 6.1 完工后的善后工作 99 6.2 完工后的维修服务 100 工程项目概况 工程简介和项目范围 工程项目名称:XXXXXX配套供热管网一期工程先期项目1#标段 工程项目概况:由XXXXXX燃机电厂引出经XXXXXX、珠江道、渤海十二南路至海泰小区、天保小区、泰达小区、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换热站。供、回水管道双管直埋敷设,管径DN125至DN500,DN500干线管槽长度约6000m。一级网供、回水温度为130/70°C,工作压力1.3MPa,设计压力1.6MPa,补偿器选型用设计压力1.6MPa,阀门选型用设计压力2.5MPa。 管道沿线自然条件、社会依托 地形、地貌 气象、水文 地质1.2.3.1地层岩性及其分布规律 从厂区地层主要由全新统与更新统海相沉积层及陆相冲积层组成。根据本次勘测成果并结合华能天津绿色煤电IGCC示范工程勘察及试桩报告,地基土自上而下共分为7大层及7个亚层,各层土的岩性特征描述如下: ①填土(Qml):该层由①1杂填土和①2素填土构成。其中①1杂填土仅在部分场地地表分布,为一期IGCC示范工程基槽施工弃土,以粉质粘土为主,含砖渣、建筑垃圾等,黄褐色,软塑状态。①2素填土在场地内均有分布,主要成份为前期围海造地吹填的淤泥和粉砂,经真空预压固结形成,灰黑色,呈流塑状态。 该层土质结构性差,填垫年限小于5年,厚度一般在4.50m~6.80m,层底标高一般为-2.0m~-3.15m,平均厚度在5.60m左右。 ②1淤泥质粘土(Q42m):灰色,很湿,流塑状态,无层理,含蚌壳。局部为淤泥质粉质粘土,属高压缩性土。共分上下两个层序,分别分布在②1粉土之上和之下。该层层底埋深一般为15.90~18.30m,平均埋深为16.85m;层底标高一般为-13.40~-14.30m,平均为-13.75m。 ②2粉土(Q42m):褐灰色,很湿,稍密,土质不均,夹粉质粘土薄层。共分上下两层,其中下层层底埋深一般为17.30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