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子 3.1自然灾害专题复习.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夏子 3.1自然灾害专题复习

2、分布: 地形: 地表物质: 植被: 气候: 坡度大 松散物质多 缺乏 暴雨或或冰雪融水汇集 自然 人为: 植被破坏 3、成因: 泥石流与滑坡 地震和采矿 危 害 3、危害 4、防治 39、(05江苏)读我国西南局部地区主要地质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自然原因:该地区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2分)。由于地壳活动强烈, 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2分);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泥石流灾害突发(2分)。 (1)从地壳运动、气候和灾害成因上的关联性等方面,简述该 地区地震、泥石流灾害频发的自然原因。(6分) (2)简述该地区泥石流频发的人为原因。(1分) (3)除地震和泥石流外,危及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地质灾害还有________、_________ 等。(2分) 火山喷发(1分);滑坡(1分)。 人为原因:人类对植被的破坏(1分)。 由热带气旋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 (三)海洋灾害——风暴潮 1、概念: 由海底地震、火山喷发或断层等海底突然变动所引起的海水大幅升降而形成的巨浪。 (三)海洋灾害——海啸 (三)海洋灾害——赤潮 四、生物灾害 1、定义 由动植物的活动和变化所造成的灾害 农林牧生物灾害 森林火灾、草原火灾 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典型分布区 土地盐碱化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地震滑坡泥石流 台风风暴潮 低温冻害 洪涝 干旱 多发区 灾害类型 华北、东北、西北、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东南沿海 云贵川、青藏高原东南部 东北、青藏高原 东南沿海 黄土高原、东南丘陵、东北平原 西北、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华北、东北、西北灌溉农业区 [2010·新课标全国卷] 某段高速公路(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地质剖面如图19-5所示。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答案]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岩锚”加固使得单面山上部岩层形成整体。(降水、地震等因素导致)深处地层松软(层面松动),使得该单面山上部山体滑落,对公路产生巨大推力,导致该段公路被毁。 备用习题 1.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答案] (1)自沿海向内陆逐渐减少;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年际变化大。 (2)台风频繁登陆,狂风暴雨,易引发风暴潮、洪涝等;人口稠密,城镇众多,经济发达,造成严重损失。防御措施: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警;植树造林;修建水利和护坡工程,加固堤防;制定救灾应急预案。 * 生物灾害 海洋灾害 地质灾害 农业灾害 气象灾害 干旱 洪涝 台风 寒潮 地震 滑坡 泥石流 火山喷发 风暴潮 海啸 赤潮 海浪 森林火灾 病害 虫害 鼠害 水土流失 荒漠化 盐碱化 类型、分布、危害、成因、防治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而形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1、概念: (一)气象灾害——干旱 2、分布: 3、危害: 工农业、生活、社会稳定 4、防治: 人、社会、经济(工农业、基础设施) 干旱对农业生产影响大,农作物歉收、减产或绝收;人畜饮水困难;干旱易引发森林火灾,冬春季节容易引发沙尘暴;农作物价格(粮茶菜花)上涨;干旱还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造成树木枯死,草场退化,湖泊干涸,土壤沙化) 开源: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开渠引水或修建输水管线;人工增雨;加强水库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治理水污染,污水资源化。 节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节水意识;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选择耐旱作物;提高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生态环保措施:保护植被;植树造林。 (1)判断图中旱灾最严重的地区(写序号)并说明依据。(3分) (2)分析②、③两区旱灾季节差异的原因。(4分) (3)说明①区春旱引发的最主要的次生灾害及其监测手段。(3分) 干旱灾害是中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之一。下图反映了我国1950——1991年间不同区域干旱季节分布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依据:②区的旱灾粮食损失量占全国旱灾粮食损失总量的百分比(或 B)、旱灾面积占全国旱灾面积的百分比(或C)均最高。 ? ②区 ②区:春季降水少;升温快,蒸发旺盛。 ③区:夏秋季受高气压(副高)控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