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生物方面的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武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W uh an U n iv. (N a t. Sc i. E d. ) V o l146 N o 12 A p r. 2000, 133~ 136 第 46 卷 第 2 期 2000 年 4 月 文章编号: 0253, 9888 (2000) 02 一 0137 一 05 α 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肖春华, 吴采樱 (武汉大学 化学学院, 武汉 430072) 摘 要: 介绍了富勒烯及其衍生物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酶 (H IV p - 1) 的抑制、DN A 的裂解、消除自由基和对生 物膜的双重作用等方面的应用, 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理 1 关 键 词: 富勒烯; 富勒烯衍生物; 应用 中图分类号: O 634. 5 文献标识码: A 富勒烯 (C 60 ) 是除金刚石、石墨以外碳的第三种 同素异形体, 自 1990 年 H u ffm an 和 K ra t schm e r 等 找到克量级制备方法以来 C 60 的研究得到了飞速发 展. C 60 是由 12 个五元环和 20 个六元环组成的三十 二面体结构, 有 30 个共轭双键, 它提供了制备不同 化学或生物化合物的机会, 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其中最有前景的应用领域之一是建立在它们的生物 是一种病毒, 称为 H IV , 这种病毒侵犯人的 T 淋巴 细胞, 引起大量 T 细胞死亡, 从而导致严重的细胞 免疫缺陷, 人体兔疫缺陷病毒酶的活性部位, 可被大 致描述为一个周围全部排列着疏水氨基酸的无底圆 筒形 1 与这种疏水趋势明显例外的是在活性部位尚 存在两个能催化水进攻底物使肽键断裂的天冬氨酸 (A sp 25, A sp l25). F r iedm an 等人4 假设 C 60 分子半 径与所描述的人体兔疫缺陷病毒酶活性部位的圆筒 形 有相同的半径, 由于 C 60 ( 及其衍生物中 C 60 的部 分) 主要是疏水性的, 因而 C 60 和人体兔疫缺陷病毒 酶活性部位存在着一个强的疏水相互作用 1 这种相 互作用使得 C 60 衍生物成为 H IV P 的抑制剂, 动力学 分析也支持了 H lV P 和 C 60 衍生物结合的驱动力是 病毒酶中非极性活性表面和 C 60 表面的疏水相互作 用 1 除此, 通过引入独特的静电相互作用, 可以增加 两者的结合能 1 在病毒酶的活性部位, 催化性的天 冬氨酸盐和 C 60 表面上阳离子之间的盐桥具有明显 的静电相互作用 1 已经发现几种二价金属阳离子是 H lV P 的抑制剂, 通过在 C 60 上引入一个酰胺盐桥可 使配体和受体的结合能增加约 17KJ ?m o l, 使 C 60 与 H IV P 的结合能力增大 1 000 倍, 大大加强了 C 60 的 抑制活性 1 特性基础之上1 , 如具有细胞毒性2 , 能促使 DN A 的选择性分裂3 , 抗病毒活性4 和药理学特性5 等 1 直接将富勒烯和生物活性物质相连, 研究其在生理 学上的应用前景也十分诱人, 然而, 由于富勒烯固有 的疏水性, 无法与人体内“靶分子”作用, 使得它们在 生物化学领域中的研究和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1 近 年来, 对合成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方面的突破和成 功, 大大加速和扩宽了 C 60 衍生物在生物方面的应用 范围 1 本文针对 C 60 及其衍生物在对细菌的抑制、 DN A 的裂解、消除自由基和对生物膜的双重作用等 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评述 1 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酶 ( H IVP ) 和 1 细菌的抑制 5 1993 年 S ijb e sm a 等人 又设计合成了水溶性 的 具 有 生 物 活 性 的 二 氨 基 二 酸 二 苯 基 C 60 的 衍 生 物, 设计考虑要求这些化合物一端有极性官能团, 对 对人体免疫缺陷病毒酶 (H IV P 21) 的抑制, 是抗 病毒疗法的一个可行的目标, 也是治疗艾滋病的关 键 1 艾滋病是一种新传染病, 1984 年证明它的病原 α 收槁日期: 1999- 07 一 10 基金项目: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 肖春华 ( 1972) 女, 博士研究生, 现从事固相微萃取涂层的研究 1 年 R o s 和 P ra to 8 将 N 2取代的甘氨酸、醛和 C 60 缩合 H IV P 而 言, 则 含 有 正 离 子 更 好. 合 成 的 化 合 物 1 (见图 1) 溶于 pH ≥7 的水中, 使其成为一个评估 C 60 衍 生 物 的 生 理 和 药 理 活 性 的 理 想 底 物 1 它 既 是 H IV P 的抑制剂, 在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