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件][人教版].ppt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件][人教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课件][人教版]

*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扩大权益 担心危及统治利益 提出“修约”要求 拒绝“修约” 清政府 英法等国 (忙于镇压起义) 《天津条约》 (1858年) 《北京条约》 (1860年) (1856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攻占北京 火烧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1、火烧圆明园 A、“夏宫”指的是? B、“抢劫”和“付之一炬”指什么?发生在什么时候?具体时间? C、“强盗”指的是?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思考: 历史上圆明园被洗劫、焚毁说明什么? 如今遗失的圆明园国宝牛头、猴头、虎头等的回归又说明什么? 面 积 《改订条约》以及以后五个勘界议定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北京条约》 《瑷珲条约》 地理范围 条约名称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西北部 共计 150多万平方千米 2、俄国侵占我国东北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1.为什么中国会遭到如此的劫难,主观原因是什么? 先后两次鸦片战争反映了清政府腐败无能,它一再妥协退让,造成中国局势急转直下。 2.人民做出什么反应? 引起了人民群众的极端不满。人民纷纷起义,反对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反击外国的侵略势力。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 1840年为2万多箱,1850年增加到5万多箱。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洋布、洋棉排挤了土布、棉布:“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 材料三: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极力搜刮,加捐加税。1843—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遍及十几个省。 请按照时间、事件的对应形式来谈一下太平天国运动是怎样一步步发展的。 *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