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病因学说.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病因学说

第七章 病因学说 病因,又称致病因素,即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 中医病因学说的特点 一是“取象比类” 。 二是“审证求因”为认识病因的主要方法。 “审证求因”:一切疾病的发生,都是某种致病因素作用于机体的结果。除了解可能作为致病因素的客观条件外,根据疾病所反映出来的临床表现,通过分析其症状和体征来推求病因。 第一节 外感致病因素 ?一、六淫 1、?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热(火) 自然界的六种气候。 2、异常的六气都可成为致病因素而发生疾病。就称为六种病邪,简称六淫。 3、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 4、六淫致病的各自特点 : (一)?? 风 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时皆有。以春季为多,他季节均可发生。 1. 其性轻扬,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具浮与越的特性。 2. 善行而数变:具来去迅速、变化多端的特性。(1)病势具有发病迅速的特点;(2)病位具有游移不定、症状时隐时现的特点。 3.善动:其性动摇不定。 4.为百病之长:风为外邪致病的先导。 暑为夏季的主气,暑乃火热所化。 温、热、火、暑是同一类型的病邪。 温(暑) 盛为 热 极似 火 炽为 毒 1、暑性炎热: 2、暑性升散,易耗气伤津: 3、暑多挟湿: (三)湿邪 湿为长夏的主气。天地间阴阳蒸润之气也。 或因雾露之侵,或因阴雨所客,或因汗出沾衣为风所阀,或因涉水行泥为寒所郁,或因引饮过多,或以卑湿之地。 1、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 2、湿性重浊:具有沉重或重着感的特点。 3、湿性粘滞:具有粘腻停滞的特点,一症状的 粘滞性。二是病程的缠绵性。 4、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易伤及人体下部。 5、湿多挟温热: (四)燥邪 燥为秋季的主气。初秋多为温燥;深秋多为凉燥。 1、燥性干涩,易伤津液: 2、燥易伤肺及肝: (五)寒邪 寒是冬季的主气。 多为气温较低的冬季,或由于气温骤降,或骤然淋雨涉水、汗出当风或贪凉露宿 寒邪伤于肌表,阻遏卫阳,称为“伤寒”; 寒邪直中于里,伤及脏腑阳气,则为“中寒”。 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 2、寒性凝滞而主痛: 3、寒性收引: (六)热(火)邪 热为夏季主气。 多为气温较高的夏季,或其他季节由于气温骤升。 1、热为阳邪,其性炎上: 2、热易扰心神: 3、热易耗气伤津: 4、热易生风动血: 5、热邪挟毒,易致肿疡: 二、疠气 1.概述 (1) 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病邪。 (2)别称“疫气”、“毒气”、“时气”、“杂气”、“异气”、“戾气”、“乖戾之气”等。 (3)疠气引起的一类疾病,总称为“疫疠”、“疫病”、“瘟病”、或“瘟(温)疫病”。 (4)“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 (5) “疫者,感天地之疠气,……此气之来,无论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邪从口鼻而入。” 2.疠气的致病特点 (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可通过空气、食物、接触(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 “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 (2)发病急骤,病情危重: 一般来说六淫急于内伤杂病,而疠气又比六淫更为急重。 有发病急骤,来势凶猛,变化多端,病情险恶的特点。 (3)特异性强,症状相似: 疠气致病极为专一,一种疠气只导致一种疫疠。 当某一种疠气流行时,其临床症状基本一致。 “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 3.影响疫疠发生与流行的因素 (1)气候因素:自然气候严重或持久的反常变化。 如久旱、酷热、水涝、湿雾瘴气等。 (2)环境和饮食因素: 如水源、空气污染;食物污染、饮食不当。 (3)预防措施因素: (4)社会因素: 若战乱不停,社会动荡不安,国家贫穷落后,人们工作环境恶劣,生活极度贫困,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政府十分重视卫生防疫工作,以预防为主为我国卫生工作四大方针之一,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有效的防疫和治疗措施,使传染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消灭了鼠疫、天花等,去年春又很快控制SARS烈性传染病。 第二节 内伤致病因素 一、七情 1.概述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活动,是机体的精神状态。 正常的精神活动,不会导致致病。 “内伤七情”当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自身生理活动的调节范围与耐受能力,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病自内生。 2.七情的致病特点 (1)直接伤及内脏: “怒伤肝”、 “喜伤心”、 “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七情所伤,影响五脏,可单独发病,也可相兼为病。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