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心电图知识快速入门
心电图知识快速入门 正常心电图学 心电图发展史 心电图原理 心电图临床应用 创始人 定义:测量电极放置在心脏或人体表面的一定部位,用心电图机记录出来的心脏电位变化的连续曲线,即为心电图 心电图反应心肌的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而与心脏的机械收缩活动无直接关系。 胸导V1~V6依次为红黄绿茶黑紫V1位于胸骨右缘第4肋间;V2位于胸骨左缘第4肋间;V3位于V2与V4两点连线的中点;V4位于左锁骨中线与第5肋间相交处;V5位于左腋前线V4水平处;V6位于左腋中线V4水平处上肢右红左黄下肢右黑左绿or右绿左黑 正常时,每次心动周期在心电图上都可以出现P波、QRS波群、T波和U波、P-R段、S-T段和T-P段,P-R间期和Q-T间期及J点 P波:反映左、右心房去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P-R段:反映兴奋通过房室交界区,因其传导非常缓慢,形成的电位变化也很微弱,一般记录不出来而成等电位线。QRS波群:反映左、右心室去极化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变化。S-T段:表示心室去极刚结束后尚处于缓慢复极的一段短暂时间,即代表心室早期复极的电位和时间变化。T波:反映心室晚期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和时间改变。U波:一般认为是心肌传导纤维的复极所造成,也有人认为是心室的后电位。 J点是在心电图上QRS波群与ST段交界处一个突发性的转折点(结合点),它标志着心室除极的结束,复极的开始,如果复极提前,就会出现J点上移抬高,称为J点抬高。临床上有时需要测量P-J间期,如发生室内阻滞,束支阻滞,室内传导延迟,P-J间期就大于270ms。如果心电图上J点抬高≥0.05--0.1mV,时程≥20ms的圆顶状或驼峰状波称为J波。现在最多谈到的是J波综合征,是指心电图具有J波特征的临床症状群,包括Brugada综合征、特发性心室颤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超急期和早期复极综合征。J波形成的离子流机制是瞬时外向钾电流的增加。电生理基础是内外膜电位差和复极离散度增大,产生2位相折返。因发生机制不同,学者对此解释也不一。伴有明显J波的临床病症包括低温性J波、高钙性J波、神经源性J波、早期复极综合征的J波和特发性J波。1938年已见报道的低温性J波和1994年才被认识的特发性J波已经证明可引起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常表现为反复发作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晕厥,猝死。 心电产生的原理 心肌细胞的电变化主要是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即膜电位变化。膜电位是细胞内、外离子活动的表现。细胞内的阳离子主要是K+离子,其浓度为细胞外液的35倍。阴离子主要为有机离子。细胞外的阳离子主要为Na+离子,其浓度为细胞内液的4.6倍;Ca++为细胞内的20 000倍。阴离子主要为CL-。在心肌细胞的去极和复极过程中,离子跨膜流动,造成细胞内、外的电位变化。 静息电位 心肌细胞未受到刺激(处于静息状态)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心肌细胞的除极、复极过程和动作电位心肌细胞在兴奋时所发生的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即心肌细胞的除极和复极过程 分为去极化的0相和复极化的1、2和3相。4相为静息期。 A.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过程中的电位曲线;a.零电位线b.静息电位c.动作电位开始 B.相应的心电图 0位相:相当于心电图的R波; 1位相:相当于心电图的J点 2位相:相当于心电图的S T段; 3位相:相当于心电图的T波 4位相:相当于心电图T波后的静息电位 C.心肌细胞膜内外在不同位相时的离子变化 补充 1.静息电位:心室肌细胞在静息时,细胞膜处于内负外正的极化状态,其主要由K+ 外流形成。 2.动作电位:心室肌动作电位的全过程包括除极过程的0期和复极过程的1、2、3、4等四个时期。 0期:心室肌细胞兴奋时,膜内电位由静息状态时的-90mV上升到+30mV左右,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称为除极过程(0期)。它主要由Na+内流形成。 1期:在复极初期,心室肌细胞内电位由+30mV迅速下降到0mV左右,主要由K+ 外流形成。 2期:1期复极到0mV左右,此时的膜电位下降非常缓慢它主要由Ca2+内流和K+ 外流共同形成。 3期:此期心室肌细胞膜复极速度加快,膜电位由0mV左右快速下降到-90mV,历时约100~150ms。主要由K+的外向离子流(Ik1和Ik、Ik也称Ix)形成。 4期:4期是3期复极完毕,膜电位基本上稳定于静息电位水平,心肌细胞已处于静息状态,故又称静息期。Na+、 Ca2+ 、K+的转运主要与Na+--K+泵和Ca2+泵活动有关。关于Ca2+的主动转运形式目前多数学者认为:Ca2+的逆浓度梯度的外运与Na+顺浓度的内流相耦合进行的,形成Na+- Ca2+交换。 去极与复极过程的电偶学说 心肌细胞除极与复极过程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