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临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情况 临清市是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明清时期,依靠运河漕运迅速崛起,成为当时闻名全国的工商重镇,江北五大商埠之一。几百年的运河文化历史沉淀,除了留下众多的历史文物古迹外,还留下了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在曲艺、民间文化、手工艺、书画、武术等方面。 地方曲艺文化 临清是中国北方曲艺的发祥地之一,中国曲艺著名曲种山东快书发源于临清;“临清时调”、“临清琴曲”等直接以临清入名。 山东快书 对于山东快书的起源,始于何时,惜无文字记载。目前公认的是第三种说法是起源于清道光年间的落第举人李长清等人。据老艺人相传:清道光六年(1826年),名落孙山的书生十余人,归乡途中在临清遇雨,使他们郁闷之至,只能以酒解愁。为发泄胸中的愤懑,表达惩凶除暴的愿望,他们便以民间流传的武松的故事为题材,你一言我—语,此一段彼一事地凑衍编写了一个武松故事的演唱本,演唱本编写完毕后,作者之一的李长清把它带回茌平原籍,传给他的表侄傅汉章。十年之后,在曲阜的孔林前“林门会”上,傅汉章正式开场说书。后来,傅汉章传艺于赵震及弟子魏玉河,遂形成两支,流传至今。赵震一支的著名艺人有戚永立,自清代末年以来,戚永立等名家曾到南京、上海、杭州、汉口等地演唱,扩大了山东快书的影响,后传至高元钧(1916-1993),高元钧以注意刻画人物、表演生动风趣见长,被誉为“高派”。从1940年开始,高元钧开始致力于山东快书语言的净化工作,提高了传统节目的艺术质量,并借鉴相声、京剧等艺术,加强了山东快书的艺术表现力。 目前,经多方论证,临清已经被确定为山东快书的起源地,作为历史的见证,高元均的半身汉白玉雕像就安坐于大众公园内。2005年5月,我市成功举办了“全国山东快书大奖赛”。 临清时调 时调,也叫时曲,即时新的曲调。为临清早年间烧砖瓦的窑工所唱的时调,俗称“窑调”,女人缝衣做鞋时靠在山墙头所唱的时调,俗称“靠山调”,又因伴奏乐器多为丝弦,所以也称“丝调”。 时调演唱的主要内容是爱情故事和美好的四季景色。演唱形式主要为对唱和独唱。伴奏乐器有三弦、二胡、竹板。常用的曲牌有《四平调》、《靠山调》,《伤心调》、《撒大泼》等。曲式结构多为主曲体式,即基本曲调不变多次反复或稍加变化的特点。所以,临清时调以悦耳动听、唱段生动、乡土气息浓郁而见长。 建国后,文化部和省文化部门对临清时调进行挖掘整理,使时调这块民族文化的瑰宝焕发了青春。1956年4月,临清时调《撒大泼》剧组曾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曲艺观摩演出,并在怀仁堂为中央领导专场演出,受到周总理的接见。在《人民画报》封面上刊登了演员阎王贞和汤贵荣的剧照。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撒大泼》的录音。1964年,山东省歌舞团李若芳与王音旋进京合作演唱《撒大泼》,并灌制了唱片。目前,临清时调仍是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演唱剧目。临清时调同鲁南五十调、淄博俚曲并称山东三大演唱曲调。《临清时调音乐》、《临清琴曲音乐》等20首乐曲载入《山东地方曲艺音乐》。 临清琴曲 琴曲,也叫“临清小调”,是临清的一种传统小调。距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建国后由省和县文化部门对小调讲行挖掘整理,并改名为“琴曲”。 建国后,琴曲发展很快。1958年中央民族乐团曾来临清,搜集了大量的琴曲资料。当时临清松林区文工团曾根据“琴曲”改编了很多演唱曲目,如:《红姑娘》、《懒老婆》等。山东省艺术研究所张军还将琴曲《吴塌拉扛活》整理改编后发表在当时的《曲艺》刊物上。 “临清琴曲”和“临清时调”同出于一个故乡,有许多曲牌相同,但演唱形式和演唱方法不同。前者重在唱,后者演唱并重,又进而发展成戏剧型。另外,琴曲不采用打击乐,因此有别于山东一带的其它曲种,如:渔鼓类的弦小鼓、小鼓、三弦平调、山东落子等,使琴曲以高雅文静称著于北方艺林。 近年来,在石槽乡、松林镇一带的不少村庄又恢复成立了“小调会”(即琴曲),在逢年过节或大型市场交易会上进行演唱。 临清京剧艺术 运河经济的繁荣,为京剧艺术的繁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在19世纪末,当京剧艺术随商业活动进入临清,便很快扎下了根。至20世纪20年代,临清的业余京剧组织已有较大的发展,票房已有十余处,票友遍布全城。许多知名票友如李景波、张宝彝等,还走向了中国文艺大舞台,成为全国著名的艺术家。此外,著名京剧剧目《陈三两爬堂》、《连升三级》、《九江口》等,均是以旧时临清的人或事创作而成。 临清市一直把京剧艺术作为当地地域文化的一面旗帜。一方面经常邀请著名京剧表演团体来演出,以此作为社会文化交流和经济交流的桥梁和纽带,同时积极扶植业余京剧活动。票友们也建立了自己的组织—临情市业余京剧协会,并特聘了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袁世海先生为名誉会长。2001年,我市成功地举办了全国京剧票友艺术节。 犁铧大鼓 主要代表为自立新派的演唱“犁铧调”的白妞、黑妞(即王小玉姊妹)

文档评论(0)

5201314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20100100000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