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实验注释.doc

  1. 1、本文档共4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化实验注释

物 化 实 验 讲 义 08-09学年 8.4 铈(Ⅳ)—乙醇络合物组成和生成常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测定络合物组成和生成常数的一种方法。 (2)熟练掌握分光光度计的使用。 (3)了解用物理法测定平衡组成的方法。 平衡组成的测定有化学测定法和物理测定法两种。因平衡时用化学法(如滴定)测定,存在平衡移动而使测定结果不准的问题,因此一般实验中更推荐用物理仪器测定与组成有数学关联的物理量(如吸光度等)来推知平衡组成。 (4)了解外推法求出不可测数据的实验方法。 在科学实验中,经常遇到一些不可直接测得的数据,例如本实验中初生成的络合物(或说络合物刚开始分解时的吸光度、教材中压强趋近于0时理想气体状态时的气体常数R的测定、反应时间趋于无限大反应完全时的平衡组成等,可采用外推法求得。 (5)了解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特征。 本实验中,平衡常数(稳定常数)的测定属于热力学范畴,实验中可以观察到,随着配体乙醇的量增加,平衡向生成络合物的方向移动(吸光度增大);同时,络合物浓度越大,室温越高,络合物的分解速率就越大(吸光度下降幅度越大),体现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和反应温度相关的动力学特征。 二、问题的提出 Ce4+的水溶液显橙黄色,加入醇类时颜色立即加深。根据溶液最大光吸收迅速向更长的波长位移的现象,可以推测Ce4+与醇类形成络合物,且络合平衡建立的很快。 同时还可见溶液又会颜色逐渐减退,直到无色,由此可以推测生成的络合物中发生了电子转移,Ce4+络合物逐步分解成无色的Ce3+和醇的氧化产物。 实验证实,用Ce4+和苯甲醇作用即可得到苯甲醛。 为了验证上述机理,实验中以乙醇为模板化合物,确定中间络合物的组成和生成常数。 三、实验原理 Ce4+离子(记为M)和配体乙醇(记为L)中,只有Ce4+离子显色,反应后生成另一种颜色更深的络和物MLn。 如果配体L大大过量,则L转化为络合物的比例很少,络合平衡时可以近似用加入的配体浓度代替其平衡浓度。由稳定常数定义式: K = 变换可得: x = 由于络合平衡时,混合液的吸光度A混是Ce4+离子和其络合物的吸光度之和, A混= ε络c x l +εM (1-x) l = εM c l + (ε络-εM) c x l 移项 A混 —εM c l = A混—AM = ( c络-εM) c x l 式中,c为Ce的总浓度;x为转变为络合物的分数;εM、ε络分别为Ce4+离子和其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l为光程(即比色皿厚度)。 将两式整理,再两边倒数得: 可以看出,成直线关系。若保持Ce4+的总浓度不变,分别测出AM和不同[L]下的A混,作关系图,如为直线,则证明n=1,由图可求出截距和斜率,且K=截距/斜率。若不为直线,则设n=2,余下类推。 因Ce(Ⅳ)—乙醇络合物在生成后即开始分解为Ce3+和醇的氧化产物,A混需通过外推法得出。 四、实验仪器与试剂 1.仪 器 2100分光光度计 秒表 50 mL锥形瓶8个 5 mL移液管三支 2.试 剂 0.025 mol·L-1的硝酸铈铵溶液(含1.25 mol·L-1的硝酸) 0.200 mol·L-1乙醇溶液 3.其 它 吸水滤纸片 五、实验步骤 (1)熟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在50 mL干净的锥形瓶中准确移入2 mL 0.025 mol·L-1的硝酸铈铵溶液和8 mL水,混匀后,以水作参比液,在450 nm的波长下测定AM 。 (3)保持硝酸铈铵溶液吸取量2 mL不变,加入7 mL水,再加1 mL 0.2 mol·L-1乙醇(保持总体积为10 mL),立即混匀并开始计时。迅速淌洗比色皿三遍后,测定起混1、2、3、4、5、6 min后混合液在相同波长下的吸光度。用作图外推法得出起混时的吸光度,即A混。 (4)保持硝酸铈铵溶液吸取量2 mL不变,分别加入1.5、2.0、3.0、4.0、5.0 mL的乙醇溶液,而加水量则作相应减少,保持总体积为10 mL,分别测出不同[L]下的A混。 五、结果与分析 (1)将各时间下的吸光度数据记录在表8-4。 表8-4 AM和不同乙醇加入量的A混测定 V(乙醇)/mL 时间/min 0 1.00 1.50 2.00 3.00 4.00 5.00 0(外推) 1.00 2.00 3.00 4.00 ---- 5.00 ---- 6.00 ---- 注:c(硝酸铈铵)=0.025 mol·L-1 c(乙醇)= 0.200 m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