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衡水一中历史
衡水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
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1—40题每小题1分,41-50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
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1. 《吕氏春秋》中有“天不私覆,地不私载”以及“贵公去私”之说,这种观念主要体现在
A.史前禅让制 B.世卿世禄制 C.封邦建国体制 D.大一统中央集权制
2. 文字的发明是人类跨入文明社会的标志之一。下列选取的一组甲骨文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
的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内外朝制
3. 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
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故四世(自秦孝公起的四位国君)有胜,非幸也,数也”。荀子
的观点可以说明
A.秦国的四位国君很有作为,秦的强盛是必然的
B.秦国军事上的胜利是偶然因素所致
C.由于秦国统治政策得当,其强盛成为形势发展的必然
D.封建经济发展是秦国强盛的根本原因
4. 某知名学者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________而后行;中国之境,
得汉武而后定。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也。”这段引文空格处应该填
A.夏禹 B.商汤 C.周武 D.秦皇
5. 中国古代对地方管辖的措施不断变化。民间俗语说“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
里的“州官”,其最早的职能应是
A.管理地方行政 B.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C.管理地方军事 D.管理地方财政
6. “凡百司奏抄,侍中审定,则先读而署之,以驳正违失。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
褒美功业,覆奏而请施行,小事则署而颁之。”该材料所述中国古代机构应该是
A.唐朝门下省 B.宋朝中书门下 C.元朝中书省 D.明朝内阁
7. 下表中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表
朝代 曹魏 西晋 东晋 隋 唐 北宋
比例 26% 15% 4% 17.2% 24.5% 46.1%
A.适应时代的需要 B.隋唐建立科举制,门阀制度渐渐解体
C.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D.宋朝以文治国,重视科举取士
8. 钱穆在《中国历史政治得失》中说:“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元代是有中央无地
方的,中国只是其征服地,像英国的香港。”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
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元代的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
9. 有学者说:“满族自己内部,原本实行的是八旗旗主共议的氏族民主,而不是汉文化的绝对君主制,后来才废除了这种氏族民主形式,实现了君主的专制体制。”这种变化达到顶
峰是在
A.顺治时期 B.康熙时期 C.雍正时期 D.乾隆时期
10. 康熙在1711 年亲自给一位巡抚下达的一段旨意:“今天下太平无事,以不生事为贵,兴一利则生一弊。古人云‘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职此事也。” 康熙的本质用意是要求他
A.无为而治,与民休息 B.恪尽职守,以民为本
C.墨守成规,拒绝改革 D.维护皇权,稳定统治
11. 史家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
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隋唐时期 D.明清时期
12. 作家Gordier 在论述鸦片战争时说:“要找一个作战的借口是很容易的。但是,一个信
基督教的国家,却在一个所谓野蛮国家的君主努力停止一种很不道德的贸易的行动上,去
寻找开战的借口,是不太值得的。”这说明Gordier 反对英国
A.寻找借口发动战争 B.发展对外贸易
C.歧视中国发展落后 D.强行传播基督教义
13. 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 世纪
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
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市场
14. 晚清人李慈铭在《越缦堂日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二十七日戊子记:闻圆明园为夷人
劫掠后,奸民乘之,攘夺余物,至挽车以运之,上方珍秘,散无孑遗。”以下各项中,对
这段材料分析合理的是
A.李慈铭否定外国人对圆明园有侵略行为
B.李慈铭认为中国人参与了对圆明园的洗劫
C.该日记是记录圆明园遭劫现场的一手资料
D.该日记应作于八国联军侵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