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分摊的社会公正原则及其分摊机制.docx

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分摊的社会公正原则及其分摊机制.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分摊的社会公正原则及其分摊机制

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分摊的社会公正原则及其分摊机制*崔兵,徐彬(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国有企业职能定位的调整意味着必须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大量创建的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企业组织。这就涉及政府、企业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全面调整,必须对利益受损者提供补偿或者将隐性支出通过货币形式显性化,因而,国有企业必须有足够的实力负担改革成本。国有企业改革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也产生了包括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社会成本在内的巨大改革成本,成本分摊不合理使得国有企业成为许多社会矛盾的集结点。在改革的攻坚阶段,有必要坚持社会公正原则,合理分摊改革成本,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负担的成本分摊机制。关键词: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社会公正;成本分摊中图分类号:F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544(2012)07-0110-04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质及其在渐进性改革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国有企业相对于非国有企业改革具有更高的改革成本,也需要更为复杂的成本分摊机制。改革成本及其分摊机制直接影响改革进程和路径选择,在国有企业改革的攻坚阶段,利益主体之间成本分摊矛盾更为突出,客观分析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建立公正有效的成本分摊机制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型企业组织。这就涉及政府、企业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全面调整,必须对利益受损者提供补偿或者将隐性支出通过货币形式显性化,因而,国有企业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负担经济成本。另外,国有企业改制必须割断企业及企业职工与计划经济的联系,并一揽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因而不可避免出现职工身份转换及一定比例的裁员、社保并轨、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分离、各种历史债务的处理、福利制度的调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处理都需支付经济成本。(二)国有企业改革的政治成本国有企业改革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具体体现,改革中的利益相关者涉及面广,推动该项改革不仅面临经济成本的约束,而且存在制度转型的政治风险,导致政府合法性和认同度的变化,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也可能被问责,过高的政治成本会动摇社会稳定和政权存续的根基,引致改革失败。这就是国有企业改革必须承受的政治成本。(三)国有企业改革的社会成本国有企业改革后,分流人员失去职位,也就失去了依附于制度的各种“福利”和面子,进而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心理问题,当这些问题不断被累积扩大后,可能导致社会危机。这就是国有企业引发社会问题的可能性。是国有企业改革中面临的社会成本。当然,还可以从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来源研究成本的构成,将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区分为体制改革分摊的成一、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构成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由经济成本、政治成本和社会成本三部分构成。(一)国有企业改革的经济成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在思想上来源于经典作家的理论设想,实践上来源于战时军事体制的运转,其创设是战时政策的延伸和国家战略目标的需要。国有企业作为国家和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安排,成为实现国家目标的行政附属物和兼具生产、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和社会管理多项职能的社区单位。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合法性在于其弥补市场失灵的功能,其本质是政府“看得见的手”的功能延伸。体制转型以及国家面临的财政危机要求国有企业回归到市场经济体制的本位,充当矫正市场失灵的帮手。国有企业职能定位的调整意味着必须将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政府大量创建的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8BJL055)。作者简介:崔兵(1974-),男,湖北恩施人,经济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副教授;徐彬(1964-),男,湖北新州人,经济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政法学院教授。-110-经济纵横理论月刊2012年第7期本和企业转制形成的成本。无论怎样划分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本,成本的计量都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专家断定,数以千亿元计的国有资产流失、数以百万计的工人下岗、失业以及上万亿元的银行不良贷款是国企改革的直接成本;贫富差距及由此滋生的社会不稳定等是国企改革的间接成本。我们坚持将社会公正原则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分摊的首要原则,并不是要否定“效率原则”。实际上,公正和效率并不是对立的,公正是效率提高的源泉,效率反过来为公正提供物质条件,牺牲公正的效率,不是长久的效率,牺牲效率的公正,不是真正的公正。理论上讲,公正原则和效率原则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都是源于资源稀缺性和人类自利性的本质要求。众所周知的“效率”是指资源配置效率,强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源于人类需要用有限的资源不断满足扩展的人类欲望。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自利的个体必然为获取资源展开竞争,有序的竞争要求具有普适性的社会公正原则。虽然效率本身并不存在价值判断,但是只有合乎社会基本价值取向和共同发展理念的效率才是可持续的。因而我们认为在国有企业改革成本分摊过程中坚持社会公正原则,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