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学习社群评价指标及自评工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业学习社群评价指标及自评工具

* * * * 項 目 尚在萌芽 已經發展 已成常態 行政支持 □課務安排能提供社群成員共同合作的時間 □提供社群學習與討論的空間與設施 □提供經費支援以及相關圖書與網路資源 □學校提供社群行政業務上的協助 □校長關心與支持社群運作 □校長鼓勵教師發展領導才能 □校長提供教師參與學校決策的機會, 或社群的運作能影響學校決策 遭遇困難與突破(3C) Communication 溝通交流的共同時間與空間 Collaboration, not Co-labor 專業合作與分工,避免鞠躬盡瘁 Culture 社群凝聚力與學校文化 教 師 專 業 學 習 社 群 自 評 他 評 ? 自評表(個人) PLC運作方式: ?不定期教學觀察 ?建立與分享教學檔案 其他 成長計畫、行動與評估 ? 根據評鑑結果運作PLC 討論與選用評鑑規準 ? 綜合報告表 綜合檢視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專業成長與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關係整合圖 ? 他評表(個人) TE as PG TE for PG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支持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與成長的沃土 七、成功案例經驗分享 (含文學報導、採訪影片) 社群類型多元化 「不要只看失去的時間,要看是否有成長; 不要害怕做事,凡事做中學; 不要擔心做不到,只要投入就能有收穫。」 「為了孩子,一切是值得的!」 ~摘錄自社群老師的心聲 * * * * * * * * * * * * * * * * * *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自我成長學習 — 參加研習、學分 學位進修、閱讀專家諮詢 專業學習社群 —以學校為本位 採教師合作方式 促進專業成長 教學輔導教師 —針對新進教師、 需要協助的個別 教師 教師專業成長 的發展趨勢 教師專業發展 支持平台 —提供教師專業成長 資源 1990以前 由上而下安排 被動接受 自我取向 1990以後 自主規劃 學校本位 專業合作取向 同路偕行、攜手合作 關注學習、師生雙贏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一、意義與特性(What) 1-1 什麼是「學習社群」? 1-2 什麼是「專業學習社群」? 1-3 什麼是「教師專業學習社群」? 1-4「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有哪些共同特徵? 二、支持性條件(Conditions) 2-1 運作成功的關鍵為何? 社群召集人、社群成員 2-2 學校行政應如何支持? 三、價值與功能(Why) 3-1 可達成哪些功能? 四、組織與運作(How) 4-1 有哪些組成形態? 4-2 有哪些運作方式? 五、動態性發展 六、成效評估(Assessment) 七、成功案例經驗分享 國小、國中、高中等九所社群 含文學報導、採訪錄影 詳見: 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 http:// teachernet ..tw (99年8月初啟用) 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整合平台 * 專業學習社群網站 高品質教師專業成長的特徵 (Masters,2003): 1. 在學習內容方面: (1)焦點放在增進有效班級經營、學生的學習 (2)以教學以及學習的關鍵活動為核心—教案、評量 課程發展等 (3)學科特定領域及其有效教學法。由於學科知識 一直在增加與改變,所以必須繼續學習 (4)學習的內容必須與教學的脈絡(即教師任教的 班級與學校)相連接,才能應用所學 (5)強化同儕優質文化:分享能增進學生學習的知識 與經驗 (6)發展教師領導能力 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証研究 2. 在方案執行方式方面: (1)要以專業學習社群的模式運作 (2)長期持續性學習,而非單次性的研討活動 (3)成長活動內建於平日的教學,而非孤立於 學生的學習需求 (4)運用楷模或教練模式,幫助教師發展問題解決策略 (5)透過個案研究、分析與專業對話做為實務研究的基礎 教師專業成長的實証研究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可與其他計畫結合 「教師專業學習社群」是以學校為本位,以關注學生學習為主體,採同儕合作方式,重視結果取向,用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平台。 就目的與內涵而言,優質學校、精進教學、卓越教學、創意教學、行動研究、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教師專業學習社群等七項計畫或方案,彼此相互關連,可作有意義的結合。 可將現有教學研究會轉型,落實教師持續性專業成長 一、意義與特性(what) 1-1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