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安全评价及时空演进特征-地理学报.PDF

中国能源安全评价及时空演进特征-地理学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能源安全评价及时空演进特征-地理学报

第67 卷第12期 地 理 学 报 Vol.67, No.12 2012 年12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Dec., 2012 中国能源安全评价及时空演进特征 1 1 1, 2 1 刘立涛 , 沈 镭 , 高天明 , 刘晓洁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100101;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 100049) 摘要:采用近20 年能源经济数据,从能源供应稳定性与使用安全性两个方面构建中国能源安 全评价模型,借助因子分析、ArcGIS 空间分析技术、情景分析方法,对中国能源安全时空演 进特征展开研究。结果表明:① 近20 年来,中国能源安全呈一小一大倒 “U”型变化趋势, 且目前处于大倒 “U”型下降阶段;② 3 种情景下,区域能源安全时空演进存在明显差异。情 景一:区域能源供应稳定形势显著改善,能源供应脆弱区在空间上向 “S”型演进,能源供应 稳定区在空间上向 “Y”型演进;情景二:能源使用安全形势迅速恶化,使用安全与供应稳定 性在空间上呈倒置状态;情景三:从2008 年中国区域能源安全格局来看,中国区域能源安全 区(次强与强区) 主要分布在黄河中游、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而能源安全脆弱区 (次弱和 弱区) 则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关键词:能源安全;评价模型;时空演进特征;中国 1 引言 爆发于20 世纪70 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在给予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重创的同时, 也为其敲响了警钟,自此,能源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学术界、乃至普通民众热切关注的焦 [1] 点。能源安全是什么?不同时期,基于不同立场对其界定亦不尽相同 。Willrich 认为能源 安全是进口国与出口国直接互动的结果,进口国希望获得充足的能源供应以维持国家经济 [2] [3] [4] 增长,而出口国则希望寻求市场和投资安全 。Maull 、Deese 等认为能源安全是能源经 济安全与能源生态环境安全的统一,其中能源的经济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基本目标,在 一定时间受技术经济水平限制,是 “量”的概念;而能源使用安全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更高 目标,是 “质”的概念。张雷认为国家能源安全由能源供应保障的稳定性和能源使用的安 [5] [6] 全性两个有机部分组成 。IEA 提出 “以合理的价格获取充足的能源供给” 。亚太能源研 究中心 (Asia Pacific Energy Research Centre, APERC) 认为能源安全指能源可利用、可获 [7] 得、可负担、可接受的一种状态 。自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以供应安全为主要出发点的传 统能源安全观逐渐向着综合能源安全观方向发展,被赋予了越来越多过去不为人们重视的 [8] 新内涵 。本文认为能源安全是在特定时间 (短期、中长期) 、一定技术经济条件下 (地质 条件可用、经济技术可行、价格合理) ,能源供应能够稳定、高效、清洁地满足指定地域 空间内 ( 国家、区域) 能源需要 (经济增长、居民基本生活、生态健康和环境友好) 的状 态。能源安全由能源供应稳定性和使用安全性两部分构成,前者由能源可获得性和可支付 性决定,后者则与经济效率、社会福利和环境保护3 类因素密切相关。 早在90 多年前,温斯顿·丘吉尔就曾明确指出:石油供应的稳定和安全,关键在于 收稿日期:2012-04-24; 修订日期:2012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