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系统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第六期内外双循环流化床半干.DOC

中科院系统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第六期内外双循环流化床半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科院系统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第六期内外双循环流化床半干

附件1: 中科院系统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第六期) 内外双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一、成果简介 依托十一五“863”重点课题“烧结机烟气半干法脱硫成套化技术与设备”,中心研发了烧结机烟气内外双循环流化床(IOCFB)半干法脱硫除尘技术和配套设备,具有流程短、占地省、节水、投资运行费用低、脱硫副产物可资源化利用的特点。本技术集成反应器内置扰流导流型复合构件、外置旋风分离器、可编程逻辑控制等关键技术,可实现脱硫效率稳定达到90%以上。技术先后获得2009年度中国专利优秀奖、2009年度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及2010年度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二等奖。 二、专利及进展情况 1、Composite internals for a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reactor,美国发明专利,US7897116B2,授权 2、一种用于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中的扰流型复合构件,发明专利, ZL200710098734.8,授权 3、一种干式内外双循环流化床脱硫装置及其脱硫方法. 发明专利,ZL200610072800.X,授权 4.、内外双循环流化床烟气净化技术与示范,2011年12月通过中国科学院举办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本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 三、市场预测 目前工业锅炉/炉窑烟气脱硫技术多,但在工程应用上仍有较多技术问题,本技术以其稳定性好、投资及运行成本低的优势成功占据一部分的市场份额,并不断扩大。本技术已在燃煤电厂、钢厂等企业的烟气脱硫示范工程中应用,完成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示范工程25台套,年减排超过10万吨SO2。 四、合作方式 许可使用、合作开发、风险投资。 五、成果单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电石渣以废治废湿法喷雾烟气脱硫技术 一、成果简介 电石渣是电石法生产PVC/PVA的废弃物,产生量和堆存量大,长期露天堆放污染环境。其主要成分是Ca(OH)2,可代替石灰作为烟气脱硫剂,节省脱硫成本,脱硫产物可作为水泥缓凝剂,达到以废治废、综合利用的目的。本技术集成电石渣浆浓缩及浓度调节、预处理塔与脱硫反应塔双塔结合、反应塔内双变径喷淋层等关键技术,可实现脱硫效率稳定达到95%以上,电石渣利用率在90%以上。技术获得2011年度环保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三等奖。 二、专利及进展情况 1、一种利用电石渣浆的湿法烟气脱硫的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专利. ZL200910235451.2,授权 2、一种电石渣浆的浓缩装置. 发明专利. ZL200910092492.0,授权 3、电石渣湿法喷雾烟气脱硫技术与示范工程,2010年11月通过中国科学院举办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本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三、市场预测 2010年11月,“电石渣湿法喷雾烟气脱硫技术与示范工程”项目成功通过了中国科学院组织的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的工艺和设备创新性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了电石渣资源化利用及工业锅炉烟气SO2减排的规模化应用,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截至目前,完成化工企业电石渣湿法烟气脱硫示范工程4套,年减排超过3.5万吨SO2,年处理电石渣超过4万吨。 四、合作方式 许可使用、合作开发、风险投资。 五、成果单位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降解塑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产业化 一、成果简介 全世界每年塑料废弃物总量高达5000万吨,其中难以回收或不可回收部分就成了环境中白色污染的主要源头。白色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英国《卫报》将塑料袋的发明评为“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PBS采用脂丁二酸和丁二醇为原料,以新型催化剂催化,通过一步直接缩合聚合法制备得到具有良好性能的可完全生物降解聚合物高分子PBS材料。 二、性能特点 目前国际上解决塑料的主流产品有三种:PHA、PLA、PBS。前两种是硬脆材料,耐热分别为78℃和60℃,不适宜生产一次性产品如餐具和塑料袋等。PBS性能柔软,耐热超过100℃,适宜餐具和膜包装材料制备,因此具有很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和国外(日本)扩链法制备PBS技术比较,本项目直接聚合得到,不添加二异氰酸酯扩链,产品中不含有异氰酸酯基团,因此具有优异的卫生性能。而扩链法产品中含有异氰酸酯基团,不适宜在食品、药品、化妆品等接触制品和个人卫生用品上使用。 三、技术创新 1、开发新型高效催化体系,可直接缩聚无需后续“扩链”过程即可制得分子量超过200,000的高分子量PBS类聚酯。 2、开发带深冷装置的PBS聚合工艺,显著提高了反应稳定性,不需使用昂贵的耐腐蚀设备,可回收生产过程所有有机物,实现零排放绿色工艺。 四、知识产权 一步法聚合工艺有具有原始创新性的自主知识产权(专利号:Z8、ZX、ZL200610057286.2 ) 五、技术成熟度及市场预测 1、技术成熟度: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