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地了解中国》修辞批评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更好地了解中国》修辞批评研究

《更好地了解中国》修辞批评研究   摘要:争议点理论和修辞式推论在西方修辞学理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一理论也为分析演讲语篇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向。本文主要用这两个理论来对傅莹《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演讲进行分析。发现演讲稿的内容合理开发利用各种修辞争议点来推进内容的呈现,同时有效利用修辞性推论推演中国的现状及外交政策。对演讲稿的修辞批评扩展了外交演讲的分析与写作思路。 关键词:争议点理论 修辞式推论 演讲 1 概述 争议点理论(stasis theory)从古今中外有许多位学者对其进行过研究,例如有亚里士多德、贺马高拉斯(Hermagoras)、哈里?卡普兰(Harry Caplan)、刘亚猛等。其中是贺马高拉斯使这一理论系统化并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争议点被他分为四种:事实争议点、定义争议点、品质争议点、程序争议点。此外袁影提出一个可以与程序争议点替换的行动争议点并指出它可以应用于广告、新闻、演讲等语篇中。事实争议点是对事情的真相进行论述从而达到摆事实讲道理的现象。定义争议点是对事物给予明确的界定,即给某个事物以具体化形象化的诠释,目的是使事物具有其自身固有的特性,从而使该事物与其他事物区分开。并对其进行讨论。品质争议点常见于指讨论事情本身的好与坏和合理性。行动争议点指对于发生的事情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行动包括已经进行的和未进行的行动和现在正在进行着的。 关于修辞式推论,修辞推论(Enthymeme)一词同争议点(Stasis)一样都是来自于希腊词,这个概念也曾被许多中外学者钻研探索。而该概念是在亚里士多德的笔下产生明显变化的,修辞式三段论法(Rhetorical syllogism)是在他的《修辞学》的第一卷第二卷被提出的,他指出修辞式三段论的形式与常规三段论不同的是修辞式三段论往往会省略前提或结论。而常规三段论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组成。本文对傅莹演讲稿的分析就主要依据争议点理论及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式三段论理论。旨在探讨演讲的语篇组成及修辞功能,拓展外交演讲的分析与写作思路。 2 谋篇布局 此篇演讲稿共计2536字,可分为五部分。背景(第1-5段),介绍这次演讲的由来和丘吉尔对傅莹的影响。主题介绍(第6-11段),交代演讲的主题和为之后的演讲作铺垫。主题说明(第12-32段),具体说明演讲主题中国是多重性特征的大国主题拓展。(第33-46段),进一步阐述中国与世界的交流障碍的原因总结全篇(第47-51段),说明中国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立场和对英语联盟给予的希望。 3 修辞分析 3.1 争议点举例分析 傅莹《更好地了解中国》这篇演讲作于2009年底发表在英语联盟举办的每年一次的演讲活动中。在此篇演讲稿中,这四种争议点都有使用。其中以事实争议点和行动争议点为主。文中事实争议点大约占了整篇文章的一半,并且多集中于文章的前半部分。文中的第一个事实争议点出现在演讲稿的开篇部分。从“It is a great honor for me to...“到”…where some of the blame lies.”为事实争议,英语联盟邀请她做丘吉尔讲座演讲,她以对丘吉尔爵士的简单介绍和他对自己的影响开头,一是为了纪念丘吉尔爵士的诞辰,二是为她演讲的背景之后引出演讲的主题。此外,在具体解释中国是多重性特征大国时,傅莹给出的第一点和第二点中大部分都是事实争议。在第一点中,从“In 1986,China’s GDP was…”到“…it is still very much preoccupied with domest issues.”为事实争议,通过列举中国GDP和经济价值的增长和联合国消除饥饿报告的事实,作者更倾向用数据直观的说明中国正在实现高速的发展。第二点中,从“People tend to forget that China’s GDP...”到“...for China to take on global responsibilities.”为事实争议点,指出中国虽然正在高速的发展但是仍有弱点并面临着各种挑战。在所有事实争议点中,傅莹倾向以理服人,这些对事实争议点的利用有效地像英国受众传达出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 对行动争议点利用的篇章部分占整篇文章的五分之一左右,主要位于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在具体解释中国是多重特征大国时分为三点进行论述,其中第一点和第二点的结尾部分为行动争议,呼吁中国人要看清中国的国情和更加的关心国内事务,同时也不能因为中国已经取得的进步和发展而骄傲和无视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但在第三点中和文章最后几乎都是事实争议点和行动争议点交替使用。演讲者先通过描写中国在古代强盛时期和之后都无称霸的想法,之后又指出在当今世界各国之间都是紧密的合作关系并且彼此依赖的事实,目的是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