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系列问题和相应对策.doc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系列问题和相应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系列问题和相应对策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一系列问题和相应对策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课堂教学正从有序走向高效。中学英语课堂在教学氛围、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但通过有效的课堂观察,笔者发现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点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思考,使课堂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中学英语;课堂观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30-0112 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更是英语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部分。因此,正确处理好教师教、学生学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如何学是我们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英语课堂在教学氛围、教学模式等方面都有了较大的改进。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通过有效的课堂观察,发现了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几点问题,并作了一定的思考。 一、问题及对策 1. 过分追求趣味性,缺乏明确教学目标 [案例]一位教师正在教授初中英语的一单元。该单元的主题是Food,重点句型是“Every day, I dance for two hours.”“I plan to have healthy meals.”“I need to keep fit.”和“A healthy diet is very important for a dancer.”教师在授课时,首先出示有关“food”的图片来巩固上一课已学过的词汇,并用“Whats this/that?”“Is this...?”等句型结合图片来引出本课教的有关“food”的其他词汇;接着教师运用自己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调查班上同学喜欢的食物,调查时让他们学会使用“Do you like...?”“What about...?”等句型。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丰富多彩的,课堂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 这堂课最根本的问题不是授课教师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前教师也做过精心准备,花了很长的时间制作了精美的课件,而且课堂容量也很大。但是他未把握好课堂教学目标,导致教学目标定位不准。 [对策]教师要充分把握和利用教材的特点。中学英语教材的每个单元都根据某个话题提供了相关的词汇、句型和相关用语,给教师处理教材和实施课堂教学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把握好教材,同时把握好重点、难点以及发散点和生成点。有的教师为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大量使用目前比较流行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任务的设置随意性较大,乃至脱离了教材,偏离了当堂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造成教学收效甚微。因此,要有效的开展英语课堂教学,我们应根据学生和课堂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或删减,选择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2. 过分依赖教材,缺乏对学生的了解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生朗读英文单词:before, cat, ago...一名学生在下面嘀咕:“这些单词我们小学就学过了,怎么现在还学呢?”教师不悦,说:“你都学过了,都会了,其他同学还有没学会的。” 其实,这班学生小学英语基础较好,某些单词,学生在小学都已学过,并能熟练的朗读。而这位教师仍按教材教学生已知的东西,并没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有效教学。表面上学生和教师在有效的互动,实际上课堂教学收益甚微。 [对策]《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确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这个案例的背后事实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研究学生,要把全体学生的情况备进教案中:了解哪些知识是学生已经学过的或已经掌握的,掌握的人数、程度如何;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还需要老师的点拨和引导。了解学生情况后,教师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起点,知道哪些内容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浓墨重彩,哪些内容点到即可,这样课堂效率自然就会提高。 3. 过分依赖预设,缺少课堂生成 [案例]在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在教授学生运用新句型“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来询问他人的喜好。以下是这位教师的课堂实录: T: Please ask me “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 S: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 (没有按教师预设的问) T: No! Ask me “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 S: 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 (机械重复) T: My favorite fruit is banan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