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体视域下与谐文化构建.doc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类一体视域下与谐文化构建

人类一体视域下与谐文化构建   摘 要:精神文化决定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发展方向与性质,其生命观、价值观、道德知识和灵性品质是人类一切个人与社会活动所必需的精神法则,因此,精神文化是人类文明与福祉的基石。人类正迈向成熟期并呼唤普世和谐与安乐,在此时代背景下,提出“多元一体文化”构建框架,其核心是把人类视为一体,在尊重不同文化的多样性与独特性的基础上平等互动,以多重身份共同磋商并解决人类的事务,从而实现生命的双重目的和世界的和谐与大同。 关键词:人类一体;多样性;磋商;多重身份;双重目的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5-0167-03 一、文化的界定与分类 基于“人类学之父”英国的泰勒和我国学者梁漱溟对文化的研究,我们可把文化界定为由政治、经济、科技、信仰、道德、艺术、习俗等构成的物质与精神的综合体。具体而言,文明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可见的、有形的物质文明,如工农业和科技产品、建筑、饮食方式、商业实体和文化实业等;二是成文的政治、经济、贸易等管理规则与法律等制度文明;三是形而上的思想意识包括生命观、价值观、道德知识、灵性品质等精神层面的文明。 如图一所示,文化的三个层级构成一个类似于冰山的结构,在文化这个“冰山”的最上层是物质文化,它是整个文化的外衣与外在形式,是人们最容易观察到的层面,但其基础是社会的各种制度,而制度又建筑在人们的生命观、价值观、道德品性等思想意识的基础之上。因此,深层的精神文化是制度文化与物质文化的出发点和导向,如果一个人认为生命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个人最大的物质收获,满足一己的生理需要,忽略人的生命中所蕴含的爱心、公正、诚实等精神潜力的发展,那么他所构建的政治、经济以及贸易等制度就不可避免地带有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特征,表现出压迫、欺诈、不公正等特点。物质文化层面存在的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两极分化、教育机会不均等、暴力、偷窃、抢劫等)的深层根源是人的精神意识与道德能力的欠缺,是不平等、歧视、自私、控制与主宰等思想意识的外在显现。由此可见,外部的物质世界是人类整体内心精神状况的反映,是内心精神世界的外化与体现。 可见,人类需要两翼,一翼是物质力量与物质文明;而另一翼是精神力量与精神文明。缺乏任何一翼,人类都无法飞翔[1]11。无论物质层面的文明如何发达,它都不能成就人类真正的福祉与繁荣,因为物质的成果仅仅是“器物”,而精神发展的归宿是《道德经》中所论及的“道”与“德”,“器物”是手段、是有限的,而“道”与“德”是无限的、是文明的终极目标。因此,只有当物质与精神文明相协调、并受到精神文明的正确引导时,人的幸福也才会有根本的保证。这充分说明,要使人类的文明朝着有利于人类福祉的方向发展,关键是做好底层的精神基础建设,也就是人的灵性意识的唤醒,道德知识与道德能力的培养与开发。 二、对文明的发展思维模式的回顾 整体人类的发展类似于一个人从婴儿、童年、少年到成年的成熟过程,在此过程中,人对生命之紧密联系的意识不断觉醒、对人类文明发展的视野不断地向纵深扩展。美国学者哈罗德[2]37-38。 他指出孤立的发展思维模式在人类文明的轴心时期(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00年)到来前一直处于主导地位。这种思维通常是从一个部落、一个地区或者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待发展的问题,当时的人只能看到“我”的存在与利益,无法看到“他”部落、“他”地区和“他”国的发展需求与福祉,这是人在幼年期割裂人与人之间联系的幼稚意识。在这之后,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印度和中国文明开始相互间的交流与接触,各个文明看待世界的眼界开始不断地扩大。由此进入了排他思维模式时期,虽然人们认识到其他民族、文化与国家的存在,但却认为自己的文化、民族的标准是唯一正确的,“我”之外的“他者”都是有误的,需要改进的,体现了人的童年期的“唯我独尊”意识。大约在中世纪到15―17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时期,欧洲人开始从海上探索世界,寻找新的商品、新的贸易之路和贸易伙伴。这使当时的人们认识到其他的文明对世界也有其贡献和价值,但是“我文化”优于“他文化”的思想仍然是主流。 这种民族极端主义与大国沙文主义对世界各文明间的平等互动与交流的危害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警觉,比如,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曾严厉地谴责西方的“自我中心错觉”,“即认为世界环绕着西方旋转”[3]41。亨廷顿指出“每一个文明都把自己视为世界的中心,并把自己的历史当作人类历史主要的戏剧性场面来撰写……然而,这种单一文明的观点在多文明的世界里日益不相关和无用,这是研究文明的学者长期以来承认的自明之理”[3]41。他希望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促进整个世界文明的对话与和谐。 在过去的五百年中,西方开始逐渐在世界的政治与经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