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关于新桥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方案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关于新桥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方案探究

关于新桥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方案探究   摘要:文章主要通过工程实例,针对新桥小学绿色校园规划设计要点进行了探讨,主要从校园的规划原则和总体布局、道路交通规划、建筑单体设计,以及校园的外部空间设计等相关要点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我国学校建筑设计与规划提供参考。 关键词:绿色小学;生态走廊;总体规划;单体设计 随着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教育建筑的设计也越来越被重视。学校建筑尤其是小学校园的建筑设计对教育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小学建筑的校园空间和单体建筑设计,应该是有富有生机和活力的。对于成长中的小学生,独特的校园空间是他们成长的舞台和背景,校园环境也将成为其未来记忆中的一个重要片断,具有独特的情感寄托作用。本文通过新桥小学规划设计实例,主要探讨绿色校园建筑规划与设计的新理念进行论述。 1工程概况 新桥小学位于增城市荔城街龙角村谢美第一、第二经济合作社对面山,学校西侧靠自然村道,东侧为田地,交通便捷,自然环境优美。总用地面积66462.32m2,一期规划建设用地面积46444.72m2,二期建设用地面积20017.60m2。一期地块形状为“L”型。该学校规划建设24个班,可容纳1104名在校生,其设计宗旨为设计成一间环境优美、高素质、高品位的一流校园,见图1。 图1 新桥小学总平面规划图 2总体规划与布局 2.1规划原则 (1)本设计以自然环境为主,创造生态化校园,体现园林式校园的特点,以现代的手法,构思和营造一个现代化绿色校园环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2)校园体现增城特有的岭南文化。 (3)引入周边山体自然景观,整体融入区域地景,开成天人合一的校园生态环境。 (4)校园采用动静分离,疏密有致的,相互渗透的功能分区手法。 (5)按人车分流、以人为本的原则规划道路交通系统和步行交通系统,形成便捷、安全的交通系统。 2.2 总体布局 设计以与用地西南村道平行的主路为主,功能区在其周边布置形成自由生动的规划结构:其主要构成江南园林式及院落式的布局理念与手法,来对校园进行区块划分和功能定位。 校园用地按使用功能不同划分为行政区、运动区和生活区三个大区块,其中西南临近村道处设一个校前区,为学校入口广场;围绕校前区的三栋星倒“品”字型的教学楼形成区,主要为教学用房和教师用房。 教学区由教学楼和行政楼组成,小学综合楼的教室和行政联为一体,采用“品”字型结构布局。教学区和行政区按功能和需求混合设置,既方便管理,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教育区东面为运动区,由200米操场、田径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器械锻炼场地及风雨操场组成,风雨操场和主教学楼之间用风雨廓连接。教学行政区西北侧由师生饭堂、生物园和教师单身宿舍组成生活区。各个区块既各自独立,又联系方便,共同构筑成一个功能分区合理,使用方便、高效的绿色校园,功能分区见图2。 图2 学校功能分区图 3 道路交通规划 校园道路系统由主路、次路、休闲步道组成路网。根据功能分区的需要,整个校区共设两个出入口,主入口设于西南面,基地最西端设一次入口,主要服务于食堂等服务用地。 校园主路宽6米,是串联各功能区的交通主骨架,并起组织校园层次空间景观的作用。次路宽4米,联系各功能分区中的各单位建筑。 校区内各栋校舍之间均设有风雨廊,方便教师学生在各栋教学楼之间的交通。 4 建筑单体设计 整个校园划分为四大功能分区,教学区、生活区和体育运动区和景观区。四大功能区由环道贯通,校园内四个功能分区区分合理,联系方便。 4.1教学楼 教学楼位于主入口广场北侧,由三幢教学楼组成。作为整个校园的标志性建筑,在立面处理上采用了园林式建筑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处理手法,既达到体量上的效果也达到了视觉上的冲击,带来现代的园林式建筑的新思潮。教育数由于各普通教室(24个)教师办公室、教育休息室和教务室组成。教学楼采用岭南地区常用的南北朝向内廊式布局,条形布局,各空间采光良好;运用全敞开连廊连接各楼,各楼之间既联系便捷,敞开的连廊又富有岭南特色,晴天遮阳,雨天挡雨,在保证交通方便的同时也是师生课余休息观景的好去处。 4.2 教学综合楼 两栋教学综合楼前后有连廊相接,和教育楼也有连廊相接,方便学生观景休息及教师教学使用,同时也带来校园视觉空间上的变化更是一条景观通道,教学综合楼前后距离大于25米,并且把绿景引入内部空间,教学综合楼由各功能教室、实验教室、行政用房和图书资料室等教学用房组成,见图3。 图3 教学综合楼效果图 4.3风雨操场 作为学校三个功能分区中体育运动区中的重要建筑,其位置十分重要,既要照顾宣传教学的关系又要照顾到学生生活之间的关系,以满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