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美术史课件绪言 第一章.
二 庙底沟类型 代表: 河南陕县庙底沟和陕西华县泉护村 距今五千多年 风格: 挺秀饱满、轻盈而稳重 纹样: 纹样多为两端相交组成的新月形、叶形、花瓣形纹(植物纹),以及弧线与直线相交 而构成的三角形纹(几何纹),还有少量的动物纹和编织纹。 代表作品:彩陶花瓣纹盆、勾叶纹彩陶盆、植物纹彩陶盆、鱼鸟纹彩陶盆、彩陶鲵鱼纹瓶、漩涡纹曲腹盆、鹳鱼石斧缸 三 马家窑类型 马家窑文化包括马家窑、半山、马厂三个文化类型,从已经发现的有关地层叠压情况看,马家窑类型早于半山类型,半山类型早于马厂类型。 纹饰:黑色粗细均等的线条组成同心圆、涡状纹、垂幛纹、水波纹等。 风格:造型完美,纹饰严谨。 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 1924年,因发现于甘肃临洮马 家窑村而得名。 分布于青海、宁夏、四川等地。 器形以盆、钵、罐、壶为主, 年代约为公元前3300~前2900年。 纹饰有: ①人物纹。如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人物彩陶盆花纹描绘5人一组携手起舞、腰带随之飘动。②动物纹。有蝌蚪纹、蛙形纹,最具时代特征的为旋涡纹和波浪纹,纹饰旋转、起伏,具有强烈的运动感 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彩陶 1924年发现于甘肃和政半山地区,分布于甘肃及青海东北部, 器形有短颈广肩鼓腹罐、单把壶、敛口钵、敞口平底小碗等, 年代为公元前2650~前2350年,纹饰有锯齿纹、网纹,以及鱼、贝、人、蛙等形的纹样,以锯齿螺旋纹、波浪纹、锯齿纹最为典型。 部分器物的盖纽还被塑成人首形。为中国原始雕塑的重要作品。???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彩陶 1924年秋发现于青海民和马厂塬,主要分布于青海、甘肃等地, 器形基本沿袭半山类型的造型,但较之半山彩陶显得高耸、秀美。出现了单耳筒形杯,耳、纽的造型富有变化。 其年代约为公元前2350~前2050年。 纹饰有同心圆纹、菱形纹、人形蛙纹、平行线纹、回纹、钩连纹等。陶。 二 彩陶的艺术成就 造型:碗、钵、罐、盆、壶、豆、瓶、鼎、鬶 实用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简洁凝重、气魄浑厚 装饰:几何纹、植物纹、动物纹、人物纹。其中 几何纹最为普遍 制作手法:线描型、平涂型、综合型 彩陶为我国一切造型艺术的出发点 三 精细俊俏的黑陶艺术 龙山文化:黑、光、薄、俊、鼻 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 当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 遗存。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 首次发现于山东历城龙山镇 (今属章丘)而得名,距今4350─3950年。 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山东、河南、山西、陕西等省。大汶口文化出现的快轮制陶技术在这一时期得到普遍采用,磨光黑陶数量更多,质量更精,烧出了薄如蛋壳的器物,表面光亮如漆,是中国制陶史上的鼎峰时期。 早期龙山文化:陶器的杯、敞口 盆、折沿盆、敛口罐、尖底瓶 等器形还保留、继承了仰韶文 化的某些因素,而双耳盆、三 耳盆、深腹盆、筒形罐。这一 时期陶器的纹饰以篮纹为主, 有些陶器又在篮纹上面饰以数道甚至通身饰以若干道附加堆纹,主要原因用来加固器身。 晚期龙山文化:陶器以灰陶器为主,红陶已占有一定比例,黑陶器数量有所增加。灰陶和红陶的烧成温度均达1000℃。仍以手制为主,但轮制技术革新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部分陶器已采用模制成型。主要器形有杯、盘、碗、盆、罐、鼎、甑、器盖、器座及新出现的鬲等。纹饰以绳纹、篮纹为最普遍,还见少量方格纹。 第四节 雕塑与绘画 雕塑 现已出土的雕塑作品为新石器时代作品, 其中以陶雕居多,石雕、骨雕较少,多数 为陶器的盖纽、把手的形式或器物上的主体装饰物而存在。 除了常见的动物形象外,还有氏族成员形象 二 绘画 彩陶上的装饰绘画——有意味的形式 具有巫术意义 岩画 ——石头上的象形史书 地画——祖先崇拜息息相关 中国岩画分为南北两个系统。南系除广西左江流域,还有四川、云南、贵州、福建等地。南系岩画大都以红色涂绘,颜料是以赤铁矿粉调合牛血等而成的。制作年代在战国至东汉期间。北系以阴山、黑山、阿尔泰山等为主,绵延数千里,气势宏阔。北系岩画大都是刻制的,刻制又包括磨制、敲凿与线刻。 遗址位于甘肃秦安县邵店村。1982年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代居址。在居室后部的中央,即在灶台、柱孔与后壁中段之间的地面上,发现了用黑色绘制的地画,画面高69厘米、宽90厘米。上层为并排的3个人物,用没骨法画成,呈影像效果。在中间和左侧人像的下方,以均匀的黑色粗线描绘2爬行动物图像,并列于长方形框中。在这组地画的右下方,还有隐约的墨迹,作翘起的腿足状,惜大部分已残缺。地画所用黑色颜料为炭黑。图像比彩陶图纹简单粗犷,但比例合适,外形鲜明。属马家窑文化期,距今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