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氧化还原反应-宁波基础教学研究网
层次一 层次二 西气东输工程已经启动,不久扬州也将有新的家庭能源——天然气。我们也就面临选择,是使用管道天然气还是继续使用煤气更划算呢? 已知天然气的价格为每立方米2元,煤气的价格为每立方米1.2元。 这两个方程式有哪些不同? CH4(g)+2O2(g) === CO2(g)+2H2O(1); △H=-890.3kJ/mol 必须标出各物质的状态 CH4(g)+2O2(g) === CO2(g)+2H2O(1) △H=-890.3kJ/mol 2H2O(l) === 2H2O(g) ;△H=+88 kJ/mol 有关△H的讨论 CH4(g)+2O2(g) === CO2(g)+2H2O(1) △H=-890.3kJ/mol 热化学方程式: 概念: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1 200mL水,50mL碘酸钾溶液,50mL淀粉溶液,50mL亚硫酸钠溶液 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晶态固体(除汞为液体 外),有金属光泽,是电和热的良导 体,大多有良好的延展性。 金属的化学性质 金属的化学性质 设计实验: 如何通过实验说明 Mg、Fe、Cu 的活动性的差异? 某些金属交易的价格 化学反应吸热为物质储存能量过程; 放热是释放其储存的能量 宏观:能量守恒 旧的化学键的断裂和新的化学键的生成 。 形成新化学键放出总能量大于破坏化学键吸收的能量之和,反应放热;反之吸热。 结构:能量与化学键的断开和形成有关 层次三 质能守恒 To listen to Albert Einstein explain his famous formula 25 ℃,标准大气压下,每摩尔CO燃烧时放出283kJ的热量; 25 ℃,标准大气压下,每摩尔CH4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890.3kJ的热量。 CH4+2O2 === CO2+2H2O CH4(g)+2O2(g) === CO2(g)+2H2O(g) △H= -802.3kJ/mol 1/2H2(g)+1/2Cl2(g)=HCl(g); = H H2(g)+Cl2(g)=2HCl(g); = -184.6 kJ/mol H H2(g)+1/2O2(g)=H2O(l); = -285.8 kJ/mol H H2O(l) = H2(g)+1/2O2(g) ; = H +285.8 kJ/mol -92.3 kJ/mol 1 注明反应温度和压强,没有特别说明是指101kPa和25℃,标明△H的“+”与“-”。 2 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气态用g表示,液态用l表示,固态用s表示,稀溶液用aq表示。 3 △H的数值与化学计量数有关。 书写 (2)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初步认识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通过实验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理解反应限度,初步认识可逆反应的化学平衡状态。 联系实例了解反应条件控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信息:亚硫酸钠消耗完全时,溶液变色。 数据:混合后亚硫酸钠的浓度1.0×10-3 mol/L。 100mL水,25mL碘酸钾溶液,25mL淀粉溶液,25mL亚硫酸钠溶液 实验2 教学案例3 化学反应速率 分组实验:影响双氧水分解速率的因素 实验一: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 2 mL 2% H2O2溶液(体积相同),其中一支加入少量MnO2,观察,比较。 实验二: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 mL 2%、12%的H2O2溶液,再分别滴入2~3滴 FeCl3溶液,观察,比较。 实验三:将实验二中盛有 2% 的H2O2溶液的试管放入热水中水浴加热,比较前后反应的现象。 3、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乙醇、乙酸、酯、油酯 糖类、蛋白质和氨基酸 获得与应用 有机化合物的 化石燃烧与有机化合物 食品中的 有机化合物 人工合成 有机化合物 天然气的利用 甲烷 石油炼制 乙烯 煤的综合利用 苯 简单有机物的合成 有机高分子的合成 旧教材:突出知识体系,从官能团及其衍变进行展示。 新教材:从生活中的营养物质切入具体有机物。 明线:“来源——结构——性质——重要应用” 。 暗线:有机物之间的衍变关系(隐含于教学中)。 认识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的常见有机化合物: 认识甲烷、乙烯、苯、乙醇、乙酸、常见的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特点,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简单实例了解取代、加成、酯化、氧化、聚合等有机化学反应。 简单了解有机化合物(包括高分子)合成的基本方法。 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意义。认识乙烯、氯乙烯、苯的衍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