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坚狱-师.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漂流坚狱-师

爐灶 海上作業途中最歡喜聽到海湧伯說:「啊,煮煮來喫,喫飽再來車拚。」 海湧伯掀開舷邊角落一個四方箱子的木蓋子。這個木箱子並不顯眼,它們和船身連成一體,像船隻的某個器官。 這只箱底,鋪著厚厚一層礫石,礫石層上有一片簡陋的瓦斯爐爐心,上頭有一鍋在烓木頭舊時代「灶腳」才看得到一稱作「銑烓」的銑鍋。這只銑鍋幾乎佔滿了箱子內的大部分空間鍋緣緊緊靠著被薰成油亮焦褐色的木箱子內牆。海上有風有雨,有不時沖濺到甲板上的浪花,爐灶必須用木箱子這樣緊緊遮護著,即使風雨天,船上這箱爐灶也能煮出熱騰騰的食物。 海湧伯海上最常煮的是大鍋麵。大鍋麵食材簡單:一把麵乾、幾粒辣椒,偶然會加入幾片菜葉子,但絕不能少的是放進一條才拉出海面不久的鮮魚。 海湧伯燒煮開水,萬來仔蹲在後甲板上磨刀,處理下鍋的魚通常是海腳的事。討海人吃魚和一般岸上吃食習慣不同,也許是魚雙新鮮吧,一條魚經過漁人處理,被丟棄的部分很少。魚肝、魚脾、魚肚,甚至魚鰓,都會摻入麵湯裡,每一樣都還保留著海洋的腥鮮味道,彷彿銑鍋裡滾煮的是整個海洋的美味。 船上只這爐灶除了煮食功能,也是個檢測儀器,它可以檢驗出一個討海人的入門資格。 先是一筷子挾起麵條,麵尾甩擺,船身搖晃,麵條像是極不願意一下子就落入碗公的大嘴裡。端拿碗公的手得敏銳的左右挪移,像棒球場上要接殺飄浮高飛球而四處挪著腳步的外野手,像拿著長柄網杓捕撈游近船邊的小魚,總得相個精準,剎那出手,一筷子麵條才能全數落入碗公裡。 挾了麵條後接著舀湯,碗公湯汁只能盛七分滿,不然踉踉蹌蹌走到吃麵的位置,一碗麵只可能只剩下半碗。 一段時間學習之後,我已經學會在船上快速吃麵的竅門:從碗公挾起麵條舉在空中讓海風來「預冷」,當嘴裡還在咀嚼時,另一筷子麵條已經挾起停在風中。 我發現像海湧伯這樣的老討海人,一碗可以盛九分滿,魚肉大塊放入嘴裡,魚骨頭在嚅動的嘴裡挑出,偏頭順風一吐,又快又穩。常常當我囫圇拚完一碗,海湧伯已吃過兩碗在水桶裡晃洗碗筷。 那是經由爐灶檢驗出的火候和功力。 放棍 每年年初到春節這段期間,寒流頻頻襲來,氣溫如坡梯一路下跌,「紅目鰱」魚群在這時迴游靠近海岸。 紅目鰱魚體鮮紅,約巴掌大,像是為了讓討海人開采過個好年冬,這段紅目鰱漁季,討海人一天睡不到幾個小時。 船尾擺置著幾簍相疊的圓盤型竹籃,,每簍繩籃約有五百多門餌鈎,緊偎並排鈎在籃框上,長條狀肉餌泛著著血漬掛在框緣外,那是鰹魚肉切成的條狀魚餌,十分腥臊油膩。 漁船得在天黑剎那或是趕在天亮前兩個鐘頭,於漁場裡下這幾簍約數公里長的長串餌鈎。這種捕魚方法一般稱作「延繩釣」,獨獨討海人稱為「放棍」。 船尾的幾簍繩鈎看似清爽整齊,那可是海湧伯全家大小,至少七八個小時的勞碌,才清理出來的成果。上鈎魚隻的掙扎,潮水的泛晃,一趟放棍,就能把長串繩鈎扯得紊亂不堪。每根釣鈎、釣絲在「清棍」時,都得在一團混亂裡被清理出按部就班的秩序來。 恍如在檢視討海人在海上的拚引與勞苦,海上拉拔的每一點滴,全都記錄在那一簍簍攪纏做一堆的繩鈎裡。 這段漁季期間,漁港邊、屋簷下,到處可以看到一群群人坐著矮板凳圍住地上的繩籃「清棍」。這是個討海人全家大小都得參與的漁季。船尾繩籃裡,記錄著岸上家人勞碌的點滴汗水,也含藏著全家大小的祝福與寄託。 鏢頭 鏢頭,是鏢魚船的靈魂舞台,是鏢魚船上一處狹小、獨立、焦點的針尖部位。 面積大約僅肥皂箱大小,不比演講台寬穩,鏢頭上的斜板翻俯二十度斜丑傾刺向海,懸空銜在鏢魚台頂端。 斜板正中央,有一固定在皮面的小盒繩框,鏢繩像肚子裡的大小腸盤捲壅塞在裡頭。鏢手持鏢刺魚時,兩腳分立,繩框在鏢手胯下,鏢繩長約五十噚,中魚後,鏢繩衝刺狂奔而出,鏢手得在這小框鏢繩奔盡前,脫開腳套、離開鏢頭,這段時間往往只短短十數秒鐘,如霹靂閃電般惶急。 這一小框鏢繩,可以說是專為鏢手預留的脫逃時間。 鏢繩被牽拉蛇擺衝出,堅硬如棍棒晃甩,犀利如刀刃磨切,鏢手擲鏢後若不能及時掙離鏢頭,可能會像一隻樹梢中的鳥禽,栽落水裡。 繩框兩側各有一只釘死在斜板上的帆布腳套。鏢手蹲上鏢頭斜板,度量腳板大小,度量站定使力的個人習慣,親手打下長釘釘牢腳套。 鏢頭上四無遮攔,鏢手一站上鏢頭,兩手持鏢,身體重心自然傾斜出船外,這兩只腳套成了鏢手和船隻間的唯一牽連依靠。 腳套的牢靠與否,關係到鏢手的作業與安全,所以,鏢手及且船夥伴都願意是鏢手親自來釘定這隻腳套。 那一年,一直到漁季結束前,我不曾上去過鏢頭。 「我是很想站在鏢頭……」我自言自語唸了一句。大概閒著也是閒著,沒想到海湧伯對我揮揮指頭:「上去試啊!」一邊叫萬來仔跟上去留意我的安全。 像小孩子被允許坐在汽車駕駛座上空轉方向盤,我神氣地三兩步踏上鏢頭。 喔,鏢頭比起塔台搖晃得厲害。穿起腳套,像小孩學步模樣,我謹慎戒懼不敢一下子直立站起來。腳板弓抓著不敢舒伸,每根腳趾頭都像雞爪子牢牢向下扣抓,仿彿就要在斜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