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羌塘盆地布曲组岩石白垩简介
羌塘盆地布曲组岩石“白垩”简介
目前石膏在各个领域引用十分广泛,而在我们平常录井过程中也
会经常遇到。下面介绍一种在物理特征上与软石膏极其相似,而在化
学特征、沉积环境、形成机理等方面,却相差很大的一类岩石——白
垩。
1.现场对白垩的分析
1.1 定名
羌参1 井现场施工过程中,在井段:900.00~950.00m 时出现2 层
9m 的灰白色岩石。如图1(a、b)。岩屑性软、手捻成粉末状,具滑腻
感,初步判断岩性为灰白色膏岩。然而滴 5%HCL 反应时,剧烈气泡,
并伴随有“呲呲”声。软石膏的主要成分为(CaSO4•5H2O),理论上是
不与盐酸反应的。后经查阅资料及与甲方沟通,现场岩性定名为“灰
白色白垩”。
1.2 样品分析
1、碳酸盐分析
为证实岩屑定名的准确性,分别挑取岩屑中灰白色岩屑纯样4 个,
做碳酸盐分析。岩屑中碳酸钙含量达到 90~97%,且反应迅速。证明
灰白色岩石中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2、X 射线分析
为准确掌握岩屑中硫元素及其它元素含量,用所取样品做X 射线
分析,得出数据表1。
表1 样品X 射线分析数据
井深 层位 样品类型 Na Mg Al Si P S Cl K Ca
样品a J b 岩屑 0.0171 0.3692 0.7296 3.9940 0.0049 0.2300 0.0029 0.8075 38.8770
2
样品b J b 岩屑 0.0157 0.4478 0.7365 4.3806 0.0107 0.2504 0.0016 0.5923 38.4218
2
样品c J b 岩屑 0.0118 0.6881 1.2224 5.0887 0.0047 0.2875 0.0059 0.9075 35.0188
2
样品d J b 岩屑 0.0197 1.1686 1.3046 6.4608 0.0050 0.3211 0.0013 1.0576 35.0379
2
由X 射线分析数据可以看出:主要元素以Ca 为主,Ca 元素含量
在34.0~38.8%之间,按经验系数折算CaCO3 含量在87.59~97.19%,
与碳酸盐分析结果一致;而硫元素含量在 0.23%~0.32%,远小于 Ca
元素含量,岩屑中硫元素含量极少。从而证明岩屑的主要成分为CaCO3,
而并非CaSO4。
依据以上分析数据,灰白色岩屑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加之其物理
性状,经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认为岩屑定名为“灰白色白垩”是准确
的。
2.白垩的分类及沉积环境分析
2.1 分类
目前主要观点认为,白垩主要分为2 类:1.广义上的白垩,及真
白垩;2.狭义上指具有白垩状结构碳酸盐。广义上的白垩与深海中的
钙质浮游生物有关,而狭义上的白垩与局限台地及地表潜流等有关。
2.2 沉积环境
2.2.1 广义上真白垩的形成与深海中钙质浮游生物有关。这种深
海含超微浮游生物的钙质软泥石化以后就形成,具有丰富粒内和粒间
微空隙的白垩,其主要成分为粒泥岩及灰泥岩。
2.2.2 狭义上白垩状结构的碳酸盐是指深水盆地、陆棚斜坡、碳
酸盐生物礁、潟湖及潮萍等环境中形成的、具有白垩状微孔隙的灰泥
岩及粒泥岩基质。普遍认为白垩化碳酸盐结构是在成岩阶段形成的。
在准同生期,在海底或者海水潜流带所沉积的碳酸盐灰泥以及造礁生
物的骨骼都是疏松多孔的,为产生白垩状结构化的流体提供了畅通的
通道。同时沉积物中的有机质分解成有机酸产生的有机CO2 或者海底
火山形成的无机CO2 使海水潜流带中的可动水变为弱酸性,促使沉积
的灰泥或者造礁生物骨架中的镁方解石和文石向低镁方解石转变,产
生并保存晶间孔喉网络的作用,之后再进一步的溶蚀和淋滤,形成次
生溶蚀空隙。
成岩作用早期,大气淡水潜流带碳酸钙是不饱和的。而地表有机
质的分解及早期暴露后的海底火山等产生的CO2,使淡水潜流带呈弱
酸性。此时,未充分固结的碳酸盐沉积物,被弱酸性大气水溶解形成
相互连通的溶蚀孔。不饱和带的流动性潜水经常替换空隙中流体,使
碳酸钙持续不饱和,从而抑制胶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金蝶云星空 V7.7_产品培训_供应链_组织间结算.pptx VIP
- 基于CFD的某特种电动汽车空气动力学分析与改进设计.docx VIP
- 金蝶云星空+V7.5.1产品培训_财务_存货核算.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标准版V8.1_产品学习_存货核算.pptx VIP
- 2025年材料进场验收、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pdf VIP
- 金蝶云星空标准版V8.1_产品学习_出纳管理.pptx VIP
- 《我喜欢红色》朗诵词(转载).pdf VIP
- 金蝶云星空V8.1产品培训_制造_质量管理.pptx VIP
- 金蝶云星空 V8.1产品培训_财务_应付款管理.pptx VIP
- 《慢性肾脏病相关瘙痒管理中国专家共识(2025年版)》解读PPT课件.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