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国内幼儿偏食现象研究的文献综述良好的饮食行为对人有着深刻的影响,对幼儿的成长发育更是起着巨大的作用。幼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期,也是饮食行为形成的关键期,然而此阶段也容易出现偏食的不良习惯。因此对幼儿期偏食现象的关注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研究者以“幼儿偏食现象”、“饮食行为”、“儿童饮食行为”及“幼儿饮食行为”为关键词查阅相关期刊,并浏览相关网页文献,现总结如下:一、偏食行为的概念界定 关于“偏食行为”,目前尚无被人普遍接受的定义。段汐、朱雅琴等人将“偏食”定为在正常儿童饮食中有3种以上食品不吃者。二、幼儿偏食行为现状的研究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目前幼儿的饮食行为现状不容乐观。这种行为目前在幼儿饮食行为问题中较为普遍,发生率占半数以上,研究者们认为这是学龄前儿童现有饮食行为中最大的问题,应该引起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梅节等(1998)调查了广州市学龄前儿童饮食行为的现状,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现有饮食行为最大的问题为挑食和厌食;周立清(2007)调查显示,幼儿中存在挑食偏食行为的幼儿所占比例较大;魏梅、袁丽娟(2008)指出,1/2以上的儿童都有挑食、偏食等现象;徐浙宁、顾秀娟等(2008)调查发现,存在偏食现象的幼儿比例高达82.4%,有“零食偏好”的幼儿达到51.7%;王怀平、王敏(2009)调查问卷中发现74.1%的幼儿有偏食现象;而敖春美(2010)的最新调查研究也证实了以往研究者们的结论,目前幼儿的饮食习惯状况令人担忧,在诸多的饮食行为问题中,挑食偏食占到调查幼儿的59.6%,菜肉不均的幼儿达到57.7%。三、幼儿偏食原因研究1、食物本身王怀平、王敏(2009)提出日常饮食比较单调,父母不注意烹调方法,不注意颜色搭配和形状的多样化,或饮食比较单调,也很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食和挑食的习惯。比如,有的父母天天给孩子吃“蒸蛋”,很少换花色品种,孩子自然不爱吃。2、家庭(1)家长的“榜样作用”研究发现;父母的饮食习惯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往往是父母不喜欢的食物也不给幼儿吃,如果父母自己挑剔食物,或在孩子面前说这种食物不好吃,那种食物味道不好,孩子就会受到直接影响。而且父母不喜欢吃某种食物,家里往往就很少买这种食物,这也会使孩子很少吃到这种食物,选择食物品种单调,促使幼儿有偏食习惯占74.1%;在调查中发现有58%家长认为孩子偏食是饮食不合理造成的;也有47%家长认为孩子偏食是受父母、家庭因素的影响。(梅节,1998;胡玉蕾,2000;马冠生,2005;范新宇、陈忠龙,2005;孙文杰、高永清,2006;张富洪、麦彩屏,2008;王怀平、王敏,2009)由于一时对一些食物不适应,如吃了制作、保存不当的食物,或因病吃了不宜吃的腻性食物等而大倒胃 口,演变为固定的偏食。(2)家长不正确的教养观念与方式刘爱梅(2008)认为受到家长正向或反向的行动、语言诱导。如发现孩子喜欢吃某一食物,就经常夸奖孩子吃该食物吃得 香、吃得多,促成孩子偏爱该食物。又如强迫孩子吃或多吃某一食物,本意是想利于孩子健康,却反使孩子对该食物产生不愉快感、反感。又如当着孩子的面评说孩子不喜爱吃什么东西,或者过多责备孩子偏食,无意中强化了孩子的偏食意识,本来还能吃的,反而更加不吃了。家长的教养方式。孙卫民(1994)认为造成幼儿出现不良饮食行为的主要原因在于家长的教养方式。如有的家长看到孩子自己吃饭时把饭弄得脸上、手上、桌子上到处都是,甚至一边吃一边玩等现象时就会不让他们自己吃:有的家庭两代人照看一个孩子,娇生惯养,总认为孩子小,什么事都干不了,久而久之养成了孩子依靠喂食等不良饮食行为习惯。隔代喂养更易导致幼儿偏食。随着家庭结构中祖辈三代同堂的家庭日益增多,祖辈成为家庭生活的主要照料者,自然也成为家庭中幼儿的主要养护人,幼儿在家中的饮食几乎全部由祖辈照管。这就使祖辈成为对幼儿饮食行为产生影响的“重要他人”之一。蒋竞雄,夏秀兰等(2006)采用定性的方法对三代同堂家庭中祖辈对幼儿饮食行为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祖辈存在促使幼儿过度进食的现象。因此,幼儿时期饮食习惯形成过程中,祖辈的影响和行为塑造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作用。(3)零食不离口刘爱梅(2008)提出:一方面,零食吃多了影响食欲,吃饭时更易挑挑拣拣,久之形 成偏食。又一方面,爱吃零食尤其只吃精加工的零食,会使幼儿的口味日益“乖巧”,更不易接受蔬菜或其它加工较粗的饭菜。五花八门的零食对孩子极具诱惑力,如果养成常吃零食的习惯,会导致胃肠道消化液不停分泌,胃肠缺乏必要的休息,最终可能引起消化功能减弱,食欲下降。3、疾病因素杜军保认为常见的导致儿童挑食、厌食的主要疾病是锌、铁缺乏症。锌、铁为人体重要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缺锌缺铁会使孩子的味觉发生异常,致使孩子对好吃食物也没有兴趣,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功能降低。四、纠正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中数学《集合的概念及其基本运算》导学教案.doc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下英语单词默写表格(整理打印).pdf VIP
- 九年级下册数学《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的性质.doc VIP
- 第一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简介.doc VIP
- 女性生育力保存PPT课件.pptx VIP
- STEAM跨学科课程整合的理念、模式构建与实施挑战研究.docx VIP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包含内容).docx VIP
- 11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专业监理实施细则.doc VIP
- 智慧乡村、智慧农业产供销一体化、可追溯平台建设方案.pdf VIP
- 产学合作协同育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申报书模板—基于计算思维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思政案例构建与实践(包含申报书内容、合作方案、合作协议).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