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员工分红费用化新制之介绍【共享精品-ppt】.ppt

员工分红费用化新制之介绍【共享精品-ppt】.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员工分红费用化新制之介绍【共享精品-ppt】

員工分紅費用化新制之介紹 行政院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 證券期貨局 97 年 3 月 25 日 報告題綱 壹、背景與緣由 貳、相關配套措施之制訂情形 參、相關會計處理之規範 肆、相關實務問題及其解決方案之探討 伍、結論 壹、背景與緣由 員工入股制度,起源於1842年法國,由於此項制度對促進勞資關係有極大的幫助,在1887年傳入美國,隨後即為企業界所採用。 民國34年,政府通過「勞工政策綱領」,在第13條宣示:「獎勵工人入股,並倡導勞工分紅制。」指明了我國分紅入股政策。 民國35年,台北市大同股份有限公司實施「工者有其股」制度,鼓勵員工認購公司股份,並以贈股或無息貸款方式,使員工成為股東,此為我國第一家實施員工入股制度的企業。 ? 員工入股方式之比較 ? 壹、背景與緣由 在這知識經濟的時代,員工對企業競爭力及績效的影響更顯重要,企業亦盡力吸引、獎勵優秀的員工,除了一般薪資給付外,尚包括休假制度、健康設施等工作環境之改善,更包括退職金、獎酬、低價入股、分紅、認股權等工作酬勞的給付。 在改善員工工作環境及給付之同時,如何忠實、公平表達員工之努力與貢獻,亦為資訊揭露及保障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等公司治理之重要課題,更是公司及社會資源有效配置之重要基礎。 壹、背景與緣由 公司法第235條規定,員工分紅配股為盈餘分配項目。 修正前商業會計法第64條規定「商業盈餘之分配,如股息、紅利等不得作為費用或損失 」。 壹、背景與緣由 商業會計法之修正 95年5月24日商業會計法第64條修正為「商業對業主分配之盈餘,不得作為費用或損失 」 。 經濟部於96年1月24日以經商字第09600500940號令規定,有關員工分紅之會計處理,參考國際會計準則之規範,應列為費用,並自97年1月1日起生效。 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於96年8月23日發布財務會計準則第39號公報「股份基礎給付之會計處理準則」,並自97年1月1日起適用。 自97年1月1日開始施行員工分紅以公平市價認列為費用之新制,可能將對企業稅後獲利及每股盈餘有所衝擊。特別是對高股價公司之員工,由於員工分紅總額固定,股價愈高,則員工獲配股數愈低,員工實質所得降低。 貳、相關配套措施之制訂情形 一、放寬員工認股權憑證之員工行使價格 二、放寬企業買回庫藏股轉讓予員工之價格限制 三、建議修正公司法引進限制型股票 貳、相關配套措施之制訂情形 一、放寬員工認股權憑證員工之行使價格 修正內容: 放寬員工認股權憑證認股價格之限制,認購價格得低於市價或每股淨值 應提請股東會決議之事項,應於章程中定之;並於發行時,應提經股東會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且應於股東會召集事由中說明相關事項,不得以臨時動議提出 增訂「發行人募集與發行有價證券處理準則」第56條之1條文 貳、相關配套措施之制訂情形 二、放寬企業買回庫藏股轉讓予員工之價格限制 修正內容: 放寬轉讓予員工之價格限制,轉讓價格得低於買回平均價 應提請股東會決議之事項,應於章程中定之;經最近一次股東會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2/3以上之同意 修正「上市上櫃公司買回本公司股份辦法 」第10條及第10條之1條文 貳、相關配套措施之制訂情形 三、建議修正公司法引進限制型股票 有關企業建議開放限制型股票制度,公司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增訂第267條第8項:「公開發行公司發行限制員工權利新股者,除不適用第一項至第六項之規定外,應有代表已發行股份總數過半數股東之出席,出席股東表決權三分之二以上同意行之;其發行數量、發行價格、發行條件及其他應遵行事項,由證券主管機關定之 」。 ? 各種獎酬員工方式之比較 ? 參、相關會計處理之規範 員工分紅費用化實施後,相關會計處理及揭露應依財團法人中華民國會計研究發展基金會96年3月16日(96)基秘字第52號函及金管會96年3月30日金管六字第09600132181號令規定辦理;另董監酬勞之會計處理,亦應比照員工分紅規定辦理。 參、相關會計處理之規範 認列金額: 企業應於員工提供勞務之會計期間依章程所訂定之比率,估計員工分紅可能發放之金額,並認列為費用。有關董監酬勞之會計處理,比照員工分紅規定列為費用。 員工紅利採以扣除員工分紅後之盈餘提列 。故員工分紅金額必須透過聯立方程式計算。 參、相關會計處理之規範 【釋例】 甲公司97年度基本資料如下: (1)扣除員工紅利前之稅前純益:$100,000 (2)所得稅(T)稅率:20%(註:係舉例) (3)累積虧損:$10,000 (4)員工紅利(B):依據公司章程規定,每年度稅後純益於彌補虧損後,應先提撥百分之十為法定盈餘公積後,次提10%為員工紅利 B=【($100,000-B-T)-10,000】×90%×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llap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