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丹阳市里庄初级中学2016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VIP

江苏省丹阳市里庄初级中学2016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丹阳市里庄初级中学2016版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苏教版

里庄中学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一、积累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语段,把其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字注音,依次填入括号内(2分) 农人是教huì( )世人的导师,是深谙( )自然的智者。春的细雨中,扶犁而歌;夏的娇阳下,挥镰而舞;秋的暮色中,荷( )锄而归;冬的雪夜里,围炉而话……为一年四季pǔ( )写了一首最美的诗。 2、默写(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 (3)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4)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5)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6)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 (7) ,窥谷忘反。 (吴均《与朱元思书》) (8)窈窕淑女, 。 (《诗经·关雎》)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水浒传》中浔阳楼吟反诗、三打祝家庄、大破连环马等故事都与宋公明有关。 B.《西游记》中观音菩萨查唐僧所受之灾,见尚缺其一,故令再生一难。金刚依照观音法旨而行,唐僧师徒遭遇流沙河落水最后一难,然后才顺利回归东土。 C.《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认为当“海盗”比当“印第安人大酋长”更有前途,于是和乔、哈克一起去杰克逊岛当“海盗”。 D.《鲁滨逊漂流记》中,一次偶然机会,鲁滨逊抖装饲料的袋子,过了雨天,抖袋子的地方长出了麦苗和稻苗。 (2)根据下面文段内容,解答后面问题。(4分) 拷问的时候他什么也没供出来,一切都否认。为什么一句话也不肯说,连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要做得勇敢,做得倔强,像他在书里看到的那些人一样。可是在把他押到牢房去的那天晚上,经过面粉厂的大房子时,他听到一个押送兵说:“司令官为什么要把他押到这里来?从后面给他一颗子弹----不就完了!”听了这话他真有点害怕起来。是啊,十六岁就死,真是太可怕了!生命属于自己只有一次啊! ①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 。(2分) ②他”因为什么事被关押审问?(2分) 4. 下列语段有好几处毛病,请按要求加以修改。(4分) ①传统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完善,它慢慢地渗入到社会生活中。一份份美好动人的情感,一段段动人心弦的传奇,一个个亘古未变的情结,一种种支撑民族脊背的精神,②被一代代人不断补充、吸收,进而又揉进了千年的文化脉搏中。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创作了许多千古名篇,③这些诗文脍炙人口、喜闻乐见,被广为传诵,④使我国的传统节日积淀出浑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 (1)①句成分残缺,应将________?____ 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_(1分) (2)②句语序不合理,应将________?__ 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_(1分) (3)③句重复累赘,应删去________?_____ ____(1分) (4)④句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____ 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_(1分) 5.综合性学习(6分) 材料一:择校就是在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情况下,选择上一所好的学校。这种现象在小升初中显得尤其突出。由于教育水平的差异,很多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在本学区内上初中,都希望孩子能享受优质的教育。这样就造成了教育水平比较高的初中成为择校的热门。 材料二:一些家长不惜拼钱、拼人脉进行择校。为了让孩子在好学校“抢”得“一席之位”,大量孩子就会为升入优质初中而报班补课、考试拿证,一些课外培训因此甚嚣尘上,一些孩子也因此身心俱疲、厌学。“择校”使一些学校“人满为患”,一些学校“少人问津”,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而“钱择校”“权择校”更带来了“教育不公”“教育腐败”等问题。 材料三:在13亿人口的中国,没有哪件事像义务教育一样牵动每个家庭的心,人民群众希望接受更公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engshumi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