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谷粱传
春秋谷梁传
●隐公(元年~十一年)
●桓公(元年~十八年)
●庄公(元年~三十二年)
●闵公(元年~二年)
●僖公(元年~三十三年)
●文公(元年~十八年)
●宣公(元年~十八年)
●成公(元年~十八年)
●襄公(元年~三十一年)
●昭公(元年~三十二年)
●定公(元年~十五年)
●哀公(元年~十四年)
隐公(经一middot;一)元年
春,王正月。
(传)虽无事,必举正月,谨始也。公何以不言即位?成公志也。焉成之?言君之不取为公也。君之不取为公,何也?将以让桓也。让桓正乎?曰:不正。《春秋》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隐不正而成之,何也?将以恶桓也。其恶桓,何也?隐将让而桓弒之,则桓恶矣;桓弒而隐让,则隐善矣。善则其不正焉,何也?《春秋》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之恶。先君之欲与桓,非正也,邪也;虽然,既胜其邪心以与隐矣。己探先君之邪志,而遂以与桓,则是成父之恶也。兄弟,天伦也。为子受之父,为诸侯受之君。己废天伦,而忘君父,以行小惠,曰小道也。若隐者,可谓轻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
(经一middot;二)三月,公及邾娄仪父盟于眛。
(传)及者何?内为志焉尔。仪,字也。父,犹傅也,男子之美称也。其不言邾子,何也?邾之上古微,未爵命于周也。不日,其盟渝也。眛,地名也。
(经一middot;三)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
(传)克者何?能也。何能也?能杀也。何以不言杀?见段之有徒众也。段,郑伯弟也。何以知其为弟也?杀世子母弟目君,以其目君,知其为弟也。段,弟也,而弗谓弟;公子也,而弗谓公子--贬之也。段失子弟之道矣,贱段而甚郑伯也。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于鄢,远也,犹曰取之其母之怀中而杀之云尔,甚之也。然则为郑伯者宜奈何?缓追逸贼,亲亲之道也。
(经一middot;四)秋,七月,天王使宰咺来归惠公仲子之赗。
(传)母以子氏,仲子者何?惠公之母、孝公之妾也。礼,赗人之母则可,赗人之妾则不可。君子以其可辞受之,其志,不及事也。赗者,何也?乘马曰赗,衣衾曰襚,贝玉曰含,钱财曰赙。
(经一middot;五)九月,及宋人盟于宿。
(传)及者何?内卑者也。宋人,外卑者也。卑者之盟不日。宿,邑名也。
(经一middot;六)冬,十有二月,祭伯来。
(传)来者,来朝也,其弗谓朝,何也?寰内诸侯,非有天子之命,不得出会诸侯,不正其外交,故弗与朝也。聘弓鍭矢,不出竟埸。束修之肉,不行竟中。有至尊者,不贰之也。
(经一middot;七)公子益师卒。
(传)大夫日卒,正也;不日卒,恶也。
隐公(经二middot;一)二年
春,公会戎于潜。
(传)会者,外为主焉尔。知者虑,义者行,仁者守。有此三者,然后可以出会。会戎,危公也。
(经二middot;二)夏,五月,莒人入向。
(传)入者,内弗受也。向,我邑也。
(经二middot;三)无侅帅师入极。
(传)入者,内弗受也。极,国也。茍焉以入,人为志者,人亦入之矣。不称氏者,灭同姓,贬也。
(经二middot;四)秋,八月庚辰,公及戎盟于唐。
(经二middot;五)九月,纪履緰来逆女。
(传)逆女,亲者也。使大夫,非正也。以国氏者,为其来交接于我,故君子进之也。
(经二middot;六)冬,十月,伯姬归于纪。
(传)礼:妇人谓嫁曰归,反曰来归,从人者也。妇人在家,制于父;既嫁,制于夫;夫死,从长子。妇人不专行,必有从也。伯姬归于纪,此其如专行之辞,何也?曰:非专行也。吾伯姬归于纪,故志之也。其不言使,何也?逆之道微,无足道焉尔。
(经二middot;七)纪子伯、莒子盟于密。
(传)或曰纪子伯、莒子而与之盟,或曰年同爵同,故纪子以伯先也。
(经二middot;八)十有二月乙卯,夫人子氏薨。
(传)夫人薨,不地。夫人者,隐之妻也。卒而不书葬,夫人之义,从君者也。
(经二middot;九)郑人伐卫。
隐公(经三middot;一)三年
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
(传)言日不言朔。食,晦日也。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阙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有食之者,内于日也。其不言食之者,何也?知其不可知,知也。
(经三middot;二)三月庚戌,天王崩。
(传)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上,故崩之。其不名,何也?大上,故不名也。
(经三middot;三)夏,四月辛卯,尹氏卒。
(传)尹氏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外大夫不卒,此何以卒之也?于天子之崩为鲁主,故隐而卒之。
(经三middot;四)秋,武氏子来求赙。
(传)武氏子者,何也?天子之大夫也。天子之大夫,其称武氏子,何也?未毕丧,孤未爵;未爵使之,非正也。其不言使,何也?无君也。归死者曰赗,归生者曰赙。曰归之者,正也;求之者,非正也。周虽不求,鲁不可以不归;鲁虽不归,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