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过失理论对交通肇事罪主体范围的影响.pdf

监督过失理论对交通肇事罪主体范围的影响.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5卷 第2期 赤 峰 学 院 学报 (汉 文 哲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V01.35No.2 2014年2月 JournalofChifengUniversity(Soc.Sci) Feb.2014 监督过失理论对交通肇事罪主体范围的影响 王天一 (辽宁大学 法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摘 要:监督过失理论在交通肇事罪中的司法适用,在 《交通肇事司法解释》第七条中有所体现。但 由 于规定简略而引发争议,并且多集 中于主体范围部分。对此,应将监督过失相关理论运用于交通肇事罪案 件 的处理之 中.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将主体范围严格限定在司法解释规定的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 人和承包人 内,从而将事实上具有监督关系的行为人排除在外,并按照过失犯罪的基本理论确定驾驶人员 的刑事责任 。 关键词:监督过失:交通肇事 ;主体范围 中图分类号:D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2—0084—03 2000年 l1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 《关 失,是指 “在现场作业人员因失误而引发事故之时, 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 本应该为了不出现这种过错而加以指导、训练、监 的解释》(以下简称 《交通肇事解释》),其中第七条 督 ,并且 ,如果履行此监督义务本可以避免结果的 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或者机动车 发生或结果的扩大”Ⅲ。前田雅英教授认为 “监督过 辆承包人指使 、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 失是指 ,对直接因过失造成侵害法益结果的人(直 故,具有本解释第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 接行为者)负有监督义务的人的过失责任”_2】。从上 事罪定罪处罚。这一司法解释背后的理论来源,是 述监督过失概念可以看出,虽然表述并不完全一 过失理论中的最新发展——监督过失理论。而监督 致,但均注意到了监督关系、监督义务、法益侵害等 过失理论在我国刑事立法中并没有明文的规定,只 基本要素。因此本文结合 日本学者的观点,将监督 是在个别刑法条文和司法解释中含有隐性的规定。 过失的概念简练的概括为,两个以上具有监督关系 就交通肇事罪而言,对其中监督过失责任的规定 , 的行为人之间,由于监督者的过失 ,未能履行监督 只唯一的隐含在该交通肇事司法解释的第七条中。 义务,导致被监督者的行为产生了侵害法益的结 仅以这一单薄的规定,是不能涵盖所有交通肇事中 果,因而追究监督者的刑事责任。 的监督过失责任情形之可能的。其中引发较多争议 监督关系是监督过失理论的核心要素,同时也 的,即主体范围的确定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更好 是确定监督过失理论主体范围的重要根据。因而, 的服务司法实践,本文先分析监督过失理论中主体 对监督过失主体范围的研究,也就等价于对监督关 范围的适用问题,进而将相关理论运用于交通肇事 系存在范围的研究。对于何为监督关系的问题,一 罪主体范围的确定之中,回答相关学理争议 ,提出 般通说将其看作一种上下级领导关系,这一领导关 司法适用意见。 系 具“体说就是监督、领导、管理地位的人员是否应 一 、 监督过失理论适用的主体范围 负刑事责任,如何负刑事责任的问题”[31。也有学者 确定监督过失理论适用的主体范围,是追究行 反对这一观点,认为 “在现实中,除了领导责任的上 为人监督过失责任的第一步。但如果脱离了对监督 对下的监督关系外,还有平行主体之间的横向关 过失概念的认识,该主体范围的确定无疑会变成理 系,即平行监督关系的存在”。本文并不同意存在 论上的空中楼阁而无从谈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zhencai09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00124015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