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医,医学,医疗,医方
篇名幼科心法要诀
书名:幼科心法要诀
作者:
朝代:
年份:
目录卷一
篇名四诊总括
属性:儿科自古最为难,毫厘之差千里愆,气血未充难据脉,神识未发不知言。惟凭面色
识因病,再向
三关诊热寒,听声审病兼切脉,表里虚实随证参。
【注】儿科一道,自古为难,盖以小儿形质柔脆,易虚易实,调治少乖,则毫厘之失,
遂致千里之谬。气血未充者,气血尚未充盈也。难据脉者,脉无定准,不可只以脉为主
也。神识未发者,茫然无知识也。不知言者,不能言其疾苦也。诊小儿之病,惟凭察面部
形色,识其因何而生也。三关者,手虎口处风、气、命三关也,当视脉纹形色,以诊其
属热属寒也。听声者,听其五声所主之病也。审病者,审其安、烦、苦、欲、饮食、二便
也。切脉者,切脉之浮、沉、迟、数、滑、涩、大、小、有力、无力也。医者诚能以四诊
参
合表里、虚实、寒热之病,则可保万全也。
目录卷一\四诊总括
篇名察色
属性:欲识小儿百病原,先从面部色详观,五部五色应五脏,诚中形外理昭然。额心颏肾
鼻脾位,右腮属肺
左属肝,青肝赤心黄脾色,白为肺色黑肾颜。青主惊风赤火热,黄伤脾食白虚寒,黑色主
痛多恶候,明
显浊晦轻重参。部色相生为病顺,部色相克病多难,相生实者邪助病,相克虚者正难堪。
天庭青暗惊风
至,红主内热黑难痊,太阳青惊入耳恶,印堂青色惊泻缠。风气青惊紫吐逆,两眉青吉红
热烦,鼻
赤脾热黑则死,唇赤脾热白脾寒。左腮赤色肝经热,右腮发赤肺热痰,承浆青惊黄呕吐,
黑主抽搐
病缠绵。此是察色之大要,还将脉证一同参。
\r面部图\p03-b9a.bmp\r
\r面部五脏部位图\p03-b9b.bmp\r
【注】小儿之病,先从面部气色观之。详察五部之色,则五脏之病,自昭然可见矣。五
部者∶额属心,颏属肾,鼻属脾,左腮属肝,右腮属肺也。五色者
青为肝色,赤为心色,
黄为脾色,白为肺色,黑为肾色也。如面青主是惊风之证,面赤主火热,面黄主伤脾伤
食,面白主虚寒,面黑主痛,多是恶候。总之,五色明显为新病,其证轻;浊晦为久病,
其证重。部色相生为顺者,如脾病色黄,此正色也。若见红色,乃火能生土,故为顺也。
若见青色,乃木来克土,故为逆也。余病仿此。若气血充实,又遇部色相生,纵有外邪
助病,亦易为治疗。若久病气血虚弱,又遇部色相克,则正气不支,每难治疗。如天庭
青暗主惊风,红主内热,黑则不治。太阳青,主惊风,青色入耳者死。印堂青,主惊泻。
风
池在眉下,气池在眼下,二处青主惊风,紫多吐逆。两眉青主吉,红色主多烦热。鼻赤
主脾热,鼻黑则死。唇赤主脾热,白主脾寒。左腮发赤主肝经有热,右腮发赤主肺热痰
盛。
承浆青主惊,黄主吐,黑主抽搐。此皆察色之大要,再以脉证参之,庶治得其要矣。
目录卷一\四诊总括
篇名听声
属性:诊儿之法听五声,聆音察理始能明,五声相应五脏病,五声不和五脏情。心病声急
多言笑,肺病声悲音不清,肝
病声呼多狂叫,脾病声歌音颤轻,肾病声呻长且细,五音昭着证分明。啼而不哭知腹痛,
哭而不啼将作惊, 煎不安心
烦热,嗄声声重感寒风。有余声雄多壮厉,不足声短怯而轻,多言体热阳腑证,懒语身冷
阴脏形。狂言焦躁邪热盛,谵
语神昏病热凶,鸭声在喉音不出,直声无泪命将倾。虚实寒热从声别,闻而知之无遁情。
【注】小儿之病,既观其色,又当细听其声。盖笑、呼、歌、悲、呻五声,内应心、肝、
脾、肺、肾五脏也。五声不和,则知五脏有病之情矣,如心属火病,则声急喜笑;肺属
金病,则声悲音浊;肝属木病,则声狂叫多呼;脾属土病,则声颤轻如歌;肾属水病,则
其声长细如呻吟。有声有泪声长曰哭,有声无泪声短曰啼。如啼而不哭,则气不伸畅,主
腹痛;哭而不啼,则气急心烦,将成惊也。 煎不安者,乃心经内热,故烦躁不宁也。嘎
声,音哑也。声重,声浊也。此为外感风寒也。有余之证其气实,故声雄大而壮厉;不
足之证其气虚,故声怯弱而轻短。多言与身热皆阳也,阳主腑,故曰阳腑证也;懒语与
身凉皆阴也,阴主脏,故曰阴脏证也。狂言焦躁者,邪热盛也;神昏谚语者,热乘于心,
故曰病热凶也。鸭声,声在喉中而哑,气将绝也;直声,声无回转而急,气将散也,二
者俱为不治之证。医者果能以此察之,则知表里脏腑,寒热虚实,诸病之情态无所遁矣!
目录卷一\四诊总括
篇名审病
属性:审儿之病贵详参,要在安烦苦欲间,能食不食渴不渴,二便调和通秘勘。发热无汗
为表病,内热便硬作里看,安烦
昼夜阴阳证,苦欲冷暖定热寒。能食不食胃壮弱,渴与不渴胃湿干,便稠粘秽为滞热,尿
清不赤乃寒占。耳尻肢凉知痘
疹,指梢发冷主惊痫,肚腹热闷乃内热,四肢厥冷是中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医书籍-归砚录.pdf
- 中医书籍-奇症汇.pdf
- 中医书籍-寓意草.pdf
- 中医书籍-三指禅.pdf
- 中医书籍-吴医汇讲.pdf
- 中医书籍-先哲医话.pdf
- 中医书籍-增补评注柳选医案.pdf
- 中医书籍-余无言.pdf
- 中医书籍-医旨绪余.pdf
- 中医书籍-古今医彻.pdf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