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作品中人文主义关怀探究.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安作品中人文主义关怀探究

李安作品中人文主义关怀探究   =【摘 要】近年来,李安的电影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今年2月份,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又一次获得8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李安电影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与其对人文主义的关怀是分不开的。李安电影中饱含温情的人文主义情节对于中国电影乃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李安;人文主义关怀;两性;东西方文化;家庭伦理 李安是当今海内外众所周知的华人电影导演,他的《卧虎藏龙》、《断背山》等作品在国际上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获得了多项奥斯卡提名和各项重要国际影展大奖。2012年他又凭借充满隐喻故事情节和饱含温情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再次夺得第8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及数项提名。李安作品之所以能受到广泛关注必定不是偶然,不管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进军好莱坞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色?戒》、《断背山》等个人的转型之作都充满对社会的关注和对人性的探讨,而正是他对人文主义的独到见解和关注成就了其作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影响,使他成为了华人电影史上的一个传奇。 李安作为为数不多的坚持自己电影风格的华人导演,其在电影界的地位举足轻重,从他的影片中可以看到他对人文主义的认知与解读,他着力探索不同群体背后的共通性,采用“共存互补”的方式,消解不同文化间的审美隔阂。李安以他卓有成效的探索为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传播和中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宝贵启示。 1、同性之恋 自古以来,同性恋在多数国家被看做异类,受到他人的歧视和排斥,即使在日益开化的现有价值观下,也很难被主流社会完全认同,所以这一群体往往将自己隐藏,独自承受着与生俱来的无奈与挣扎。而在李安看来,同性之恋属于一种正常的性取向,是个人问题,与道德无关,对他人无害,理应受到与异性爱同样的尊重。 早在1993年,同性恋作为一个鲜明完整的题材出现在李安的电影《喜宴》中,片中男主角高伟同是一个生活在美国的同性恋,迫于父母的催婚,同时又不愿意暴露自己同性恋的身份,不得不与一位女子假结婚,而正是这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将男主角禁锢其中,苦苦挣扎。而片中李安的点睛之笔莫过于台词“你见识到的正是中国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同样,在2005年上映的《断背山》里,两个西部牛仔的旷世奇恋将这一主题毫不保留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在碧水蓝天,郁郁葱葱的断背山之上,两颗年轻的心逐渐靠近,然而在当时社会伦理的束缚下,两人无时无刻不生活在痛苦的煎熬和挣扎之中。李安把断背山拍的高大唯美,给他们之间的感情增添了很多脱雅超俗的“自然之性”,同性恋的形象因此得到了升华,散发着至纯至真的人性光辉。 李安认为: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的时候,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不妨把性别撇开。所以李安之所以如此用心良苦并不仅仅是为了揭示同性恋这个问题本身,更多的是呼吁人们关注这一群体,对思想解放,人性自由的赞美。 2、父亲形象 在李安的电影中,父亲角色作为一个无法忽视的形象反复出现在李安的作品中,像他的“父亲三部曲”中每一个父亲形象相互补充,最终给人一个完整、立体、典型的父亲形象。李安说起“家庭三部曲”时曾说过“中国父亲是压力、责任感及自尊、荣誉的来源,是过去封建父系社会的一个文化代表。”可见在李安心中,父亲一直被视作家庭的权威力量,他是压抑沉重的。 《推手》中的父亲与美国儿媳的不融洽,无法融入美国的社会生活,遇到一个同样境地的中国老太太,面对双方子女的有意撮合却感到难为情。同样《喜宴》中的儿子要想父母隐瞒自己的性取向,而父亲则要隐瞒自己已经知道真相,善意的隐瞒使得爱避免直面冲突。《饮食男女》中的单亲家庭,父亲每天叫女儿起床,都要先探头看一下,怕有不方便,既尴尬又好笑。 从《推手》到《喜宴》三部影片,三个父亲形象,虽然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没有让人感到累赘感。每一个父亲形象背后所代表的的传统道德权威,正是将剧情推向高潮的背后力量,如果没有这股力量,就无法构成李安电影家庭的基本矛盾。 3、人性的压抑与释放 李安自己曾说过:“在我的电影中,好人总是处于挣扎中,而我喜欢揭开看似平静的外衣,探索不安的内层。我的电影中总有一股压抑的潜在力量,假如电影不触及敏感或令人惊怕的主题,那是不会引起我的兴趣的。”i由于李安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培养了他的儒学气质,做事低调谦逊、隐忍。而拍起电影来则桀骜不驯,这是一个压抑与释放的过程,正如他电影中所体现出的那样。 《喜宴》中的男主角为了不压抑自己的性取向,而向世俗发起挑战。他父亲洞察到了一切却没有勇气揭穿,是对现实的无奈,更是一种压抑。结局李安借用片中父亲的举手投降动作来达到情感压抑的释放与宣泄。而《饮食男女》单身家庭中的父亲,照顾三个女儿的生活,他试图倾其心血去营造一个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