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没有快意恩仇 只是剑走偏锋
没有快意恩仇 只是剑走偏锋 “感受到应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别浪费青春”
余力为的父母是上世纪50年代的归国华侨,他们在内地念书后,又在“文革”前移居香港。余力为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却一直对自己的身份好奇。
25岁以前的余力为与香港普通年轻人一样,念书,工作,一切按部就班。在广告公司做媒体策划的余力为厌倦了对商业的服务,完全受制于人让他丢失了自己的主导权,得不到一种满足感。而法国文化部在香港的每周放映活动,给余力为打开了布列松、戈达尔等导演作品的大门,无形中成为他转型的催化剂。他对欧洲电影的喜爱,已经不满足于对法语的学习,他更想学拍电影,想去欧洲那片土地感受美学的启蒙。
带着自己不多的积蓄,余力为选择了法语区的比利时国立电影学院,成为学院的第一位亚洲学生。在这个技术缺乏但纪录片传统十足的小国家,余力为入学后的整整一个月都在看纪录片,被“现实就是一种观点”的主题熏陶着。
留学的三年时间里,除了每天打工刷盘子挣生活费,余力为爱往皇家电影博物馆跑。这里每天都有两场免费的默片放映活动,被余力为珍视为金库,他痴迷于默片中的电影语言和美学取向,“可以看到最原始的一些状态和他们电影方法的思考”。在这个国土面积小却文化多元的国家,余力为的国际视野和艺术审美肆意增长。
香港之后,寻找出路
1994年,余力为从比利时毕业,想也没想就回到了香港,这片滋养他艺术理想的土地,让他觉得“一定要回来”。然而现实的骨感让他无奈,充满传奇的香港电影开始进入一个低谷,每年200多部的电影产量慢慢下降到80部左右,电影工业里很多人都处在失业的状态,改行成为一件极正常的事情。满腔热情的余力为回到香港,找了几份摄影助理的工作,也进入过王晶导演的团队,为他监制的三级片做摄影小工。
“十来天就要拍完的片子,特别快特别粗糙,没什么可说的内容。”读完书回来,反而变成吃不饱的人,余力为很失望。他开始在《电影双周刊》兼职摄影,拍摄一些封面人物,偶尔有出差的机会去北京,他就在大街上到处溜达。“后亚运”的北京处在一个变革期,余力为在北京看到很多走江湖的人,拍了有意思的片子,做一部纪录片的想法慢慢在他心里成型。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余力为申请到来自比利时和香港艺术发展局的两笔辅助金,带着二十多万,来到了北京电影学院。对内地相对陌生的余力为和一帮充满热情的学生在一起,开始第一个纪录片计划。这些学生来自电影学院摄影系或管理系,他们使用的是新闻电影制片厂的机器,团队里唯一专业的只有跟焦员。
余力为曾在五道口附近看过一种大棚戏,在临时搭建的大棚里,一位男扮女装的演员为附近民工表演,每人次收费两块钱。余力为按照这个题材写了一个纪录片计划,但再次回到北京后,已经没有这个场景了。于是他找了三个夜间工作的女孩儿:夜总会领班、酒吧歌手、迪斯科领舞,拍摄了一部名为《美丽的魂魄》的纪录片。尽管这部纪录短片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拍摄,但其对现实主义的表现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和贾樟柯当了十六年的黄金搭档
1996年,香港独立短片展将纪录片金奖颁给了余力为的《美丽的魂魄》,而故事片金奖则颁给了另一位内地独立电影人――贾樟柯的《小山回家》。
这是余力为与贾樟柯的第一次碰面。最初看《小山回家》的时候,余力为发现影片中对现实的观察和对当代人困境的描述,是自己以前从没看过的。“我觉得大家在电影理念上非常贴近”,余力为和贾樟柯一起观看了当年的布列松电影回顾展,找到许多共同的理念和爱好。
彼时的贾樟柯也被困在电影制片厂的体制之中,“按照学校的分配,他可能去某个电影厂,可能要做一些他自己不喜欢的计划”。余力为和贾樟柯都处在自己的困境中,聊天的话题也变得沉重,他们都明白,这个奖项在电影工业中顶多算是一个起步,下一步该怎么走?才是真正困扰他们的问题。
贾樟柯和余力为一样,都是不甘等待的人。他告诉余力为自己剧本《站台》的计划,但由于历史跨度太大,筹资难度非常大,贾樟柯决定先拍《小武》。同时间,余力为的长片计划《天上人间》也在酝酿发酵,听说贾导要拍《小武》,两人一拍即合,全情投入合作干了起来。
余力为回忆起最初与贾樟柯契合的原因:“大家都在一个比较封闭的电影生态里头,想找一个新的出路。我们希望所谓独立电影有独立电影的精神,自己去把握自己的命运,去开发一些题材或计划,去融资,建立团队,不能再等。”
1998年至今,这对黄金搭档协力走过了十六个年头,尽管两人的作品除了《世界》,几乎没有在国内上映过,但从戛纳到威尼斯,他们以独立电影人的身份从国际走向国内,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出路。
王家卫对余力为说:别做摄影师,去当导演。
BQ:王家卫导演在拍《花样年华》的时候,你是替补摄影师,听说也是他鼓励你当导演的?
Y:《花样年华》一拍就拍了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