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浆工艺在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气密性保持中应用.docVIP

注浆工艺在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气密性保持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注浆工艺在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气密性保持中应用

注浆工艺在煤矿永久避难硐室气密性保持中应用   【摘 要】随着矿井现代化发展趋势,以人为本的观念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如何减少煤矿事故、当事故发生后如何降低人员伤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2010年7月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其中强调要在3年内强制推行包括紧急避险系统在内的6大系统。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发出的“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中,再次强调了对避难硐室的建设。2011年,33名智利被困矿工能够生存下来,井下避险硐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井下避难硐室;气密性保持;注浆工艺 引言 永久避难硐室是指在井下发生灾害事故时,为无法及时撤离的遇险人员提供生命保障的密闭空间。硐室对外能够抵御高温烟气,隔绝有毒有害气体,对内提供氧气、食物、水,去除有毒有害气体,创造生存基本条件,为应急救援创造条件、赢得时间。所以井下避难硐室气密性保持是井下避难硐室起到有效作用的最主要条件。避难硐室内部系统主要包括:氧气供应自控系统、空气气幕吹洗系统、硐室压力调节自控系统、硐室内外气体参数监测系统、一体式空气净化处理系统、压风调压控制系统等,为保证避难系统起到有效作用,要求避难硐室施工完成后,应进行气密性检测,在500±20帕压力下泄压速率应不大于350帕/小时,正压维持检测,在设定工作状态下紧急避难设施内部应当始终维持高于外界100-500帕,且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节。 1 工程概况 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位于陕西省长武县县城东南20Km,行政区划隶属于咸阳市长武县亭口镇管辖。是淄矿集团在陕西彬长矿区建设的第一对大型现代化矿井,核定生产能力300万t/a。井田唯一可采煤层为侏罗系4号煤层。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中央并列式通风方式。 矿井三盘区布置1个采煤工作面,2个综掘工作面,作业人数为90人,确定三盘区永久避难硐室额定避险人数为100人。根据《陕西长武亭南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方案设计》。 设计在三盘区建设1处额定避险人数为100人的永久避难硐室,满足三盘区工作人员安全避险需要。 2 设计结构及参数 三盘区永久避难硐室由2个过渡室、1个生存室和4个辅助硐室组成,辅助硐室包括2个钢瓶硐室、1个机电硐室和1个卫生间。 过渡室采用向外开启两道门结构。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抗冲击压力不低于0.3MPa),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 3 注浆工艺在硐室施工中的应用 3.1 要因确定及分析 三盘区永久避难硐室布置在4煤层中,且采用光面爆破法炮掘施工,爆破掘进中对围岩震动导致松动圈较大、裂隙多,对硐室气密性保持影响较大负面影响。针对上述情况,结合其他盘区已施工避难硐室施工经验,决定对薄弱点通过注浆工艺针对性加强其气密性。 通过分析,易泄压降低气密性的薄弱点如下: 炮掘施工导致围岩裂隙发育,与外界裂隙相通导致泄压。 底板管路埋设多,底板浇筑混凝土与墙体喷浆接茬因施工先后顺序,导致施工缝泄压。 过渡室门墙及辅助室门墙顶部浇筑与围岩、喷浆体接触不实,导致泄压。 通过以上分析,对上述三处薄弱位置采用注浆工艺填充,确保硐室气密性。 3.2 支护参数及顺序 永久避难硐室主体及配套硐室采用锚网索注喷支护,喷厚200mm,喷射混凝土强度等级C20。 永久避难硐室及辅助硐室底板采用混凝土铺底,铺底厚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 过渡室门墙及辅助硐室门墙采用混凝土整体砌碹,门墙厚度0.5m,掏槽深度0.3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 施工顺序: 避难硐室主体及配套硐室锚网索注喷分为二次支护。一次支护为:锚-网-喷(100mm),锚杆采用Φ18×2100mm普通螺纹钢锚杆,间排距1000×1000,Φ6.5mm钢筋焊网;二次支护为:锚-注-喷(成巷),锚杆采用Φ25×2100mm注浆锚杆,配套密闭胶管、平托盘。间排距2000×2000,与一次支护锚杆呈五花布置。 硐室底板浇筑混凝土前与喷浆施工缝位置预埋Φ10×300mm无缝注浆钢管,注浆管间距1000mm,钢管一端车丝,一端采用2mm塑料薄膜包裹。 门墙浇筑时在浇筑混凝土与巷帮岩面之间预埋Φ10×500mm无缝注浆钢管,门墙平墙及底板接茬注浆管间距1500mm,顶部注浆管间距800mm,钢管一端车丝,一端采用2mm塑料薄膜包裹。 3.3 注浆材料及设备选择 采用水泥单液浆,水泥为P.C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并掺加UNF4型复合早强减水剂,用量为水泥重量的2.5%。锚杆孔口注浆压力为4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