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议《故都秋》情感教学
浅议《故都秋》情感教学 (亳州中药科技学校 安徽 亳州 236800)
摘要:情感教学能唤醒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灵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让学生进入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中。
关键词:情感教学;情感共鸣;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我国六朝时期的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他不仅阐释了作者的主观情思要贯穿于作品之中,而且还悟出了情感在审美欣赏中的显要作用。在日常的散文教学中,老师讲的头头是道,学生却听的兴味索然,常常处在消极被动状态。尽管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学法中缺乏”情感”,学生没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学生无法忍受机械被动地灌输,而情感教学能唤醒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灵性,激发学生的情感与作品中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作者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交流的目的。
对于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因学生与作者写作的时代相距甚远,没有生活体验,很难进入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意境中,很难和作者的心灵碰撞。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情感教学法,使教师之心与作家之心、学生之心,心心相印,情情相通。课堂上呈现出强烈的共鸣状态,大大提高了教学的质量。
一、 导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语是课堂的突破口。教师一登上讲台,就要用生动的导语,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叩动学生心灵的情境,使他们以最短的时间进入文本的境界。
在教授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时,我为了快速把学生导入课文的意境,授课伊始,我就饱含感情的说:有人独立橘子洲头,看到的是”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天竞自由”,在秋日里,毛泽东读到的是壮丽。有人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景象,在秋风中,杜甫读到的是悲凉。
此刻,我精心设计的导语已经诱发了学生的主观情感,他们主动的细数着课文中出现的秋景,自觉地融入故都之秋”清、静、悲凉”的基调中了。
二、 朗读,渲染悲凉情感的氛围。
朗读,能把课文中无声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情意盎然的朗读,或使人凝思静想,心驰神往;或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它是教学中登堂入室的第一步。
讲课前,我仔细揣摩每段文字的情思、语感、发音。上课时,为了渲染悲凉的氛围,我朗读的声音舒缓、深厚、沉静、无奈,把郁达夫在特定的历史时期里,那种深远的忧虑和孤独的冷落,把渗透在故都秋色之中的淡淡的悲凉,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并且读得抑扬顿挫,情真意切,仿佛和作者一道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学生都沉浸在我创设的深远的秋意当中,脸上洋溢着欣赏后的满足感。学生的情绪被大大地调动起来,在提问他们的时候,都争先恐后的举手回答。
有表情的朗读,要求语文教师必须有真情的投入,只有如此,才能激起学生感情的涟漪,产生共鸣,让他们产生求知的渴望。
三、意境,情感导入的途径。
一篇精美的散文就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我们在教学中,要以文中的形象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
如何使学生进入文本意境呢?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再现图景,可以抓住关键字词含英咀华,可以运用饱含哲理的名言、警句启发联想,通过教师绘声绘色的渲染,让他们目往神驰、观此思彼,也可以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方面设计一系列的小问题,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让文中描绘的声、光、色、态在头脑中显现出来。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故都的秋》中,小院观花是文章中最富有意境的段落。师生共同赏析,体味到作者清、静、悲凉的心情后,我展示课件,把单调的文字符号变成生动形象的画面。
课件一:破屋小院,很高很高的天空,展翅的驯鸽,喇叭似的牵牛花,尖细且长的秋草。
课件二:碧蓝的天空,白色灰色的鸽子,蓝色、白色的牵牛花,疏疏落落枯黄的衰草。
课件三:作者端一碗浓茶,静对着蓝朵。
当一幅幅苍凉淡静的秋意图在学生眼前时,学生与作者的心境一起融化在清、静、悲凉之中了。在此带动下学生的灵性被激发出来,其意境的体味就迎刃而解了,学生审美能力也就大大提高了。
四、分析,情感领悟的升华。
审美教育的落脚点应是塑造没的灵魂,培养高尚的情操,形成良好的品质。引入意境,体会文情仅仅是审美的初级阶段,要激发学生更深沉的情感就不能没有理性的认识,引导学生”入理”,才能体会到文章的”味”,对文章的深刻意蕴加以领悟、消化。
文章中议论段落是画龙点睛之笔,深化了主题。在此,我设计了一道讨论题:郁达夫为什么喜欢这清、静、悲凉的秋天?再一次掀起了学生感情上的波澜。这时,我又用课件映出毛泽东的《沁园春 长沙》,苏轼的《赤壁赋》中秋景的片段描写,启发学生在对比讨论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沿底送留巷正向斜切分层采煤法探析.doc
- 沿海软土地基塔吊布置若干问题探析.doc
- 治愈系韩国新型综艺节目特色研究.doc
- 治疗骨质疏松常用双磷酸盐类药物探究进展.doc
- 油脂企业中机械项目管理探究.doc
- 泉州市中心城区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探究.doc
- 泉州市文化创意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探究.doc
- 沿空留巷稳定性研究和应用.doc
- 泌尿外科后腹腔镜手术并发症研究(付118例报告).doc
- 沿空掘巷支护技术探究和应用.doc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两河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青化砭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罗镇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永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三岔河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八渡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延安市洛川县石泉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附答案详解.docx
- 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礼泉县赵镇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 2023年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留仙坪乡招聘社区工作者真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