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中的“顿悟”手法
摘 要: 顿悟是乔伊斯美学的核心,也是《画像》这部长篇小说最重要的手法之一。它脱胎于阿奎那的“灵悟说”,但是又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是人本而非神本的,并且拒绝作者的介入。在《画像》中,顿悟是塑造人物形象和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手段,并且作为一种心理机制在多层意识结构上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共同指向“完整,和谐和光彩”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 乔伊斯 画像 意识 顿悟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A Portrait of the Artist as a Young Man,1916)是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这部自传式的心灵发展史小说兼有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种因素,虽然它的革新意?R还不足以将其纳入经典意识流小说之列,与乔伊斯后期作品中的“语言实验”技巧相比更是显得保守,但是依然体现了20世纪初西方新潮文学的许多特征。它不仅体现了乔伊斯早期的美学思想,而且“是乔伊斯早期的‘精神顿悟’手法与后期的意识流技巧之间的一个必然过渡”[1]。
“顿悟”原是基督教术语,指耶稣向世人的显灵,但是经过乔伊斯赋予了“顿悟”新的美学意义作品最重要的写作技巧之一,佛罗伦丝?沃尔索将其定义为“人在某一时刻豁然醒悟,看清自己的处境,悟出人生的真谛”[2]。在刻意淡化了情节的《画像》中,乔伊斯正是依靠这种手法来推动斯蒂芬?迪达勒斯意识的觉醒,在绵延的意识长河中造成一次次的震荡,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
一、“顿悟”与乔伊斯“应用阿奎那学”
“乔伊斯是最关注美学问题的现代主义作家之一”[3], 他先后受到亚里士多德、阿奎那和维科这三位著名西方哲学家的影响,这些影响也明显地体现在他的创作实践中。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中世纪意大利经院哲学家阿奎那的美学理论,他的审美三阶段理论深刻地影响了乔伊斯,乔伊斯对阿奎那美学的认识和思考构成了其美学体系的核心成分。
乔伊斯在《画像》中借斯蒂芬之口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美学观,在小说第五章部分,斯蒂芬与同学林奇展开了一场长达20页的美学讨论,斯蒂芬把自己的理念称为“应用阿奎那学”,他认为“任何一种美必须具备三样东西,完整、和谐和光彩”[4]。他特意采用了一个篮子作为美学形象,在美的“完整”阶段,审美主体必须要感受到审美客体“有自己的轮廓和有自己的内容”[4]251,拥有自身的完整性;在“和谐”阶段,审美主体要感受到审美客体“复杂、多层、可分、可离,是由许多部分组成的”[4]251,而部分和它们的总和又是和谐的;在“光彩”阶段,也就是审美的最高特性,是审美主体“为美的完整性所吸引和为美的和谐所陶醉所达到的明晰而安谧的静态平衡”,是一种“心灵的陶醉”[4]252。因而“顿悟”是乔伊斯美学的核心,审美的最高阶段乔伊斯所重视的“精神顿悟”的瞬间领悟。
乔伊斯对阿奎那的美学理念既有继承也有否定,阿奎那的“灵悟”美学是建立在宗教信仰之上的,其理论起源于“神的‘放射说’和物的‘分享说’”[5],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都反射着“完整,和谐”的神的光辉,审美主体能感受到事物的美也是由于神性的无所不在。斯蒂芬对此是颇有微词的,他认为这是一种“咬文嚼字的说法”,认为审美客体只是“被视作的那个东西,而不是任何别的东西”[4]252,他否定了上帝的参与,把目光投向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将顿悟把握为外界诱因刺激下的主观自觉,“用艺术创造的‘启示’或‘灵悟’替代了宗教的‘显圣’”[6],从而完成了由神本美学向人本美学的转变。
另一方面,阿奎那重视艺术家的介入,他将那作为“最高形式的智力行为……是及其活跃的,并能使其感情产生极强的震撼”[7]。但是在《画像》中,斯蒂芬提出了完全不同的见解,即“一个艺术家,和创造万物的上帝一样,永远停留在他的艺术作品之内或之后或之外,人们看不见他,他使自己升华而失去了存在”[4]255,乔伊斯提倡创作的“非个人化”,反对作家的介入。这一原则也体现在顿悟手法的运用上,顿悟的产生必是人物内在逻辑发展的结果,尤其是人物的心理发展的必然趋势,而绝非作家提供的戏剧性突转。
二、《画像》中“顿悟”的特征
《画像》记录了斯蒂芬从婴孩朦胧时期到青年成熟时期的心理发展过程,小说结合了迪达勒斯逃离迷宫的神话故事,以这种对位的结构关系暗示着斯蒂芬“建造迷宫-被困迷宫-逃离迷宫”的心理过程。乔伊斯将顿悟作为塑造人物形象的手法,以这种方式去表现人物内心的激烈变化和自我认知的不断蜕变,在小说中,“顿悟”就成为了斯蒂芬对抗爱尔兰“迷宫”的主要方式。斯蒂芬始终以一个艺术家的敏感抗拒着不正常的爱尔兰现实,他总是能在一瞬间领悟到真实,在顿悟中不断发现自我和认识到社会的本质。
孩童时期的斯蒂芬依靠直觉去把握世界,在家庭圣诞晚餐一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