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八里镇的丝绸之路遗存.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八里镇的丝绸之路遗存   2017年4月5日清晨,丝绸之路甘肃段语言文化考察团成员在王知三老先生的带领下来到静宁县八里镇,在此探寻丝路驿站的历史文化,感受关道岔村、大路村的民俗文化。   承古拓今:千年古驿关道岔   到达目的地,车子停靠在一条岔路边上,我们纷纷下车,一面刻有“丝路驿站”四个红色大字的墙面立即闯入了视线,大字的下面镶嵌着一个旧时大车的木轮,昭示着历史的车轮在这段丝绸古道上走过的繁荣与沧桑。这条路素有“静宁城西第一岔”之称,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驿站。顺着路往下走,便到了静宁县八里镇关道岔村。   站在古道上,面对的是层层叠叠的梯田,虽然已值清明时节,但这里的春天似乎来得很迟,对面山上仍是一副冬天的妆容,满眼的灰黄色。即便如此,还是掩盖不了扑面而来的泥土的质朴与淳厚气息。关道岔地处陇口要道,交通便利,过去除了官道从此岔经过外,还有南、北两条通往县城的人畜便道。汉唐时期,丝绸之路中线从长安出发,西行经平凉静宁,过官道岔去兰州,再沿河西走廊到达敦煌。其中关道岔是必经之道,商旅来往,驼铃阵阵,交通往来鼎盛,使此地的经济、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明朝前期,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先后迁到关道岔,在此开荒种地,建庄修房、养畜牧羊,把故土晋地精耕细作的农耕技术和勤俭持家的生活作风带到这里,加上商路畅通,当地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解放后,随着生产条件的逐步改善,关道岔拓路建屋,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如今,在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下,关道岔村内有窗明几净的房屋,外有山清水秀的九龙山,一派和谐安详的气象。   顺着古道走下去,在右边高耸的土墙上,分布着用石灰、水泥做成的一面面凹进去的白色墙体,上面书写了关道岔的介绍性文字,绘有《丝绸之路地图》《光武帝刘秀在九龙山》等图画。其中一幅《商旅贸易图》色彩艳丽,描绘了古代官道岔驿站繁荣的贸易场景,有参差而落的房屋,有牵着骆驼、赶着马车、担着扁担而来的各色商人。大柳树下,孩童嬉戏,老妪倚柱而望,人们互通有无,呈现出一派祥和富庶的热闹景象。“异域驼铃风雨路,汉唐气象大胸怀”,如今,站在这里很难想象,这样一个平静的村庄竟然在几千年前作为丝路驿站而一度繁盛。   走在丝路驿道中,遥想商旅往来、车马喧嚣的热闹场景,令人不禁想从现实中寻找到一些能勾连古今之情的蛛丝马迹。边走,边看,边想,好在还有一些东西可以印证古道的历史变迁。在一家农户大门外,生长着一高一低两棵古老的弯柳。古树虽未抽芽,但在单调的黄土和天空的衬托下,显得依然虬枝峥嵘、苍劲古朴、生机勃勃。关于这两颗柳树的由来,本地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相传,这棵树是由一位丝绸商人栽下的。这位丝绸商从长安出发,过关山,趟泾水,已经人困马乏,盼望着在驿站好好整休几天后再赶路。于是,自从翻过六盘山后,他每走一段都要打听离下一个驿站还有多远。然而,当他们的商队到达了官道岔驿站(“文革”前称为官道岔)所在的位置时,却不知道身处何地。时值春季插柳季节,于是丝绸商人就随意地在驿站旁边插了两颗柳树,顺口说:“就叫它望路柳吧!过往的客人望见两棵柳树,就知道快到官道驿站了。”于是,人们就将这两棵树命名为“望路柳”。在古代,它们是丝路商旅们路途中的一个路标,而今是彰显、传承丝绸之路精神与文化的象征物。   望路柳旁是一口干枯久矣的水井,对面就是歇马亭,专门安置过往的骆驼、驴、马等牲畜。歇马亭右侧有一个用来煮罐罐茶的泥胚小火炉,里面配有巴掌般大的炉齿。都说静宁有“四宝”――烧鸡、锅盔、罐罐茶、红富士。其中的罐罐茶是中国西北部分地区一种原始的饮茶方式,沏茶方法不是用开水冲,而是用一只铁罐子或陶罐煮,以这样的方式煮茶,其色呈褐红色,味道浓厚,轻饮一口就觉得其苦难当,但渐渐地,苦味淡去,留下一股淡淡的清香味,令人回味?o穷。我不禁想起白居易的《问刘十九》: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在物资匮乏的贫困年代,人们相邀坐在一起,如白居易和刘十九一般,只不过,诗中所洋溢的欢快色调和温馨炽热的情谊都被融进了罐罐茶中,他们以茶代酒,沟通情感,叙说生活中的欢乐与烦恼。至今,喝罐罐茶的传统仍在静宁及周边地区延续。睹物思人,看着它们,就仿佛看到古时,骑马牵驼的商队在经历了长途跋涉之后,疲惫不堪地抵达官道驿,他们坐在小火炉边上,用清冽甘甜的井水煮一杯罐罐茶,喝下去不仅可以解渴充饥,又可以提神暖胃,恰好用来慰藉他们的劳顿之苦及思乡之情。他们在此休整、交易之后,又伴着哒哒的马蹄声和清脆的驼铃声淡出人们的视线,消失在幽幽古道之中。   时至今日,古道历经千载风雨最终被湮没,只留下望路柳、歇马亭、枯井等物一直默默凝望着身边发生的沧桑巨变。它们成就了几千年前的驼队马帮,经历和见证了关道岔的兴衰荣辱,如今又以另一种方式诠释着生命的不屈,履行着文化的使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