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章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农田水利学》习题集
第六批一类课程建设
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
2008年6月25日目 录
第一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3
1.1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 3
1.2土壤入渗水量的计算 5
第二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6
2.1用“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耗水量 6
2.2用“以产量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棉花需水量 7
2.3小麦播前灌水定额计算 8
第三章 灌水方法 11
3.1灌灌水技术要素计算 11
3.2沟灌灌水技术要素计算 11
3.3喷灌强度计算 12
3.4喷灌均匀系数计算 13
3.5喷灌灌溉制度计算 15
3.6固定式喷灌系统规划设计 15
3.7滴灌设计 16
第四章 灌溉渠道系统 17
4.1灌区总体规划 17
4.2渠道水利用系数与渠系水利用系数的计算 17
4.3灌溉渠道工作制度的拟定 18
4.4灌溉渠道系统的流量推算 19
4.5土质渠床渠道断面的水力计算 23
第六章 灌溉水源和取水方式 25
6.1灌溉取水枢纽型式与位置选择(解题示例) 25
6.2灌溉取水枢纽位置的选择 29
6.3无坝取水渠首工程的水力计算 30
第七章 田 间 排 水 32
7.1大田蓄水能力计算 32
7.2干旱地区防盐地下水排水沟深度与间距的确定 33
第九章 排水沟道系统 34
9.1用最大排模经验公式计算排水河道的设计流量 34
第一章 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
1.1农田土壤有效含水量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冲积平原上的农田,1m深以内土壤质地为壤土,其空隙率为47%,悬着毛管水的最大含水率为30%,凋萎系数为9.5%,(以上各值皆按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计),土壤容重为1.40t/m3,地下水面在地面以下7m处,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定为0.8 m。
要求
计算土壤计划湿润层中有效含水量的上、下限,具体要求有:
(1)分别用m3/亩,m3/ha和mm水深三种单位表示有效含水量的计算结果;
(2)根据所给资料,将含水率转换为以干容重的百分比及用空隙率体积的百分比表示(只用m3/亩表示计算结果)
解:
土壤计划湿润层有效含水量上限θmax=30%,下限θmin=9.5%
当土壤含水率以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表示时:
=667×0.8×30%=160m3/亩=2401m3/ha=240mm
=667×0.8×9.5%=50.7m3/亩=760m3/ha=76mm
①当土壤含水率以占干土重的百分比表示时:
由且得
所以以占干土重的百分比表示的土壤含水率为
30%/1.4=21.4%
9.5%/1.4=6.8%
②当土壤含水率以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比表示时:
由且得
所以以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比表示的土壤含水率为
30%/47%=63.8%
9.5%/47%=20.2%
提示:
计算土壤含水量的的方法有:
当土壤含水率以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表示时
2) 当土壤含水率以占干土重的百分比表示时
当土壤含水率以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比表示时
上列各式中的符号意义如下:
W-土壤含水量,以若干面积上的立方米计,当取亩时,则W之单位为m3/亩;
当取公顷时,则W之单位为m3/ hm2;
-计算面积,一般用亩(667 m2)或公顷(10000 m2),亦可取其他尺寸的面积;
H-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m);
-按体积比计的土壤含水率,即土壤中的水分体积与整个土壤体积的比值;
-按重量比计的土壤含水率,即土壤中的水分重量与干土重量的比值;
-按空隙体积比计的土壤含水率,即土壤中的水分体积与空隙体积的比值;
-土壤容重(t/ m3);
-水的容重,在一般情况下,纯水的容重为1 t/ m3;
N-土壤孔隙率,即土壤中空隙体积与整个土壤体积之比。
其中:1m3/亩=15 m3/hm2
1 m3/亩=1.5 mm
1 m3/ hm2
=1/15 m3/亩
1 m3/ hm2=1/10 mm
1mm=1/1.5 m3/亩
1mm=10 m3/ hm2
1.2土壤入渗水量的计算
基本资料
某土壤经实验测定,第一分钟末的入渗速度i1=6mm/min,α=0.4。
要求
运用土壤入渗(渗吸)经验公式计算30min内的入渗水量及平均入渗速度,以及第30min末的瞬时入渗速度。
解:由考斯加可夫公式有入渗水量,入渗速度
所以30min内的入渗水量
30min内的平均入渗速度
第30min末的瞬时入渗速度
第二章 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
2.1用“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求水稻耗水量
基本资料
(1)根据某地气象站观测资料,设计年4月至8月80cm口径蒸发皿的蒸发量(E0)的观测资料见表2-1-1。
表2-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770题) .pdf
- 黑龙江省绥化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题试题(含解析)[1].doc
- 2025年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完整答案1套.docx VIP
- 肱骨近端骨折护理查房.ppt VIP
- 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复习(压轴60题19大考点)-八年级下册物理同步知识解读与专题训练(苏科版)(解析版).docx
- 【行业标准】Q∕CR 9205-2015 铁路工程试验表格.pdf
- 遵义会议课件演示.pptx VIP
- 脉管系统—心血管系统(解剖学课件).pptx
- 安达VCD-1000无感矢量变频器使用说明书.pdf
- 中班健康《五官在哪里》.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