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香-生态时代再度流行一缕缕芳香.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沉香-生态时代再度流行一缕缕芳香

沉香:生态时代再度流行一缕缕芳香   你也许没听说过沉香,但你可能听说过一句诗:“红袖添香夜读书”。 这诗里所描述的,几乎是所有中国古代读书人的理想,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中很隽永的一个意象”。它的意思是:深夜了,书房里点着灯烛,还有一盆香炉,香气浓郁,书生读书正酣,偶尔品着清茶,或饮着小酒。渐渐地,凉气渐生,香烬渐熄,书生读书读得太认真,没有留意到。这时,一位美人悄悄过来,往香炉里添香,又悄悄离去,丝毫没有惊动书生……。 这诗里的“香”就是指沉香,而最好的沉香,就是海南的沉香。 大家可能不清楚,在古代,由于没有现在我们所用的巴黎香水――巴黎香水是一种化学合成香水,古代只有天然香,包括我们常用的檀香等等。你们知道香港为什么叫香港?就是它是清代天然香料的贸易集散地,所以称香港。而沉香是其中最贵重的。也是其中公认最好的。而且不限于中国,全世界如此。《圣经》说:“沉香是上帝栽种的树木”。佛教、道教、天主教、基督教、回教都视沉香为圣洁之物,是上上圣品。因为在历史上,沉香被认为有拂浊扬清、提神醒脑之妙处,还被认为有上通天神之作用。同时,还被科学证明有种种医疗作用,比如清洁空气,可以用在装修过的房子里;比如可以治疗感冒、肠胃不通等等。 古代文人雅士更是以闻香品香为风尚,至宋代达到顶峰,不仅居室厅堂皆薰香,聚会宴席亦焚香助兴,平时修炼亦以香遣寂除烦,获得内心宁静,以至成为“香道”,甚至有“以香观心”之说。朱?有诗《香界》云:“花气无边薰欲醉,灵氛一点静还通”。“香道”后来由于化学香水冲击,在大陆是失传了,但在日本、台湾等地仍然兴盛。 沉香在生活中还有很多效用,可以美化妆点日常世界。比如魏晋时期就流行以沉香熏衣,达官贵人中皆有衣服、被褥都要薰香的习俗。唐诗人元稹也描写过:“藕丝衫子柳花裙,空着沉香慢火熏”。《红楼梦》也经常写到贾宝玉们的衣服经常隐隐飘香,其实就是用沉香熏出来的。 沉香曾经是中国古代读书人最熟悉的物品,如今却需要重新普及沉香的基本知识。 沉香,又叫“沉水香”或“水沉香”,因其比重较大,入水即沉,因而得名。沉香自古以来被列为众香之首,众香之王,有“香木中的钻石”之称。 沉香跟植物有关,却并不是一种木材,而是某种特殊香木的油脂和木质成分的固态凝聚物。天然沉香是很多的意外造成的,而也就是这意外,给人很多哲学上的思考和启示:要形成沉香,需要香木有“伤口”,“伤口”破损之处分泌树脂,久而久之,形成沉香。沉香几乎就就是在石头上绽放的灿烂花朵,是幽暗处闪耀的明亮光芒。和沉香形成最像的,莫过于珍珠,只不过珍珠所依赖的,是贝类的伤口,而沉香则需要香木的伤口。由此也可见,天然沉香是极其稀少的,香木由于雷劈、台风等等原因,折枝断节,再加上天气、环境、时间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沉香才能极其艰难地形成。 从植物学角度来说,沉香只能形成于东南亚热带雨林地区,是珍稀之物,向来是“一片万金”。沉香稀少,却又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这是沉香价格高昂的重要原因: 《本草纲目》里说:“治上热下寒,气逆喘息,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医林纂要》有言:“坚肾,补命门,温中、燥脾湿,泻心、降逆气,凡一切不调之气皆能调之。并治噤口毒痢及邪恶冷风寒痹。” 《本草再新》记载:“治肝郁,降肝气,和脾胃,消湿气,利水开窍。” 当然,草木之于中国人,沉香之于中国人,不仅仅是药用,更多的,还在于“调心”,在喧闹之时,把心息调正,人就平和而温润。沉香,这个词念出来,就带着幽幽古意,带着缓慢的轻烟、微拂的晚风、小杯清茶和慵懒惬意。在中国人的内心里,这是一种精致安逸的生活。中国人有着草木的性格,古人一直以佩兰戴芷来彰显个人的精神追求。或许,不仅仅是中国人,几乎全世界各角落的人,都欣喜自己身上散发的,是某种花草的芬芳而不是肉味和鱼腥。植物芬芳,是不局限于充饥的,是上升到精神层面的;植物芬芳,更符合人们内心悠远、神秘、超脱的向往。 翻开古籍,从香草到沉香,再到海南沉香,其熏香之味,氤氲着整个中国文化史,几乎所有的大诗人都写到过沉香,比如李白:“博山炉中沉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李商隐:“沉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李贺:“沉香熏小像,杨柳伴啼鸦”;晏殊:“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尽逐游丝转”;陆游:“午梦初回理旧琴,竹炉重炷海南沉”;李清照:“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 中国人用草木之香,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甚至更早,而秦汉时期,“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畅通,使得香料大量流入中原大地。海南沉香通过的“海上丝绸之路”,渐渐为中原所追慕。 苏东坡曾写过关于沉香的文章,极为推崇海南沉香,称“海南沉香,一片万钱”。 海南历史上有所谓三宝一说,一是黄花梨,二是沉香,三是南海珊瑚。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