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曙光循大道 积跬步至千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沐曙光循大道 积跬步至千里

沐曙光循大道 积跬步至千里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篇》 一句古语饱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在专注执著的大智慧。 如今,在中关村软件园内,有这样一家企业,有这样一个人,正将这一大智慧发挥到极致。这就是在20年的时间里只做一件事的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曙光公司”),而这个人,是该公司年轻有为的掌门人――历军。 历军,1968年出生,从他33岁接过曙光公司掌印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了他要以“别样”的方式带领他的团队立于日新月异的IT江湖之中。 江湖险恶,尤其是在变幻莫测、瞬息万变的IT行业。在众多同类企业竞相拓展领域、延伸触角的时候,历军却带领着曙光,不紧不慢,不浮不躁地坚守在超级计算机这“一方水土”之中,他们致力于深挖细掘,乐在其中。也许正因如此,无论是曙光企业本身还是作为领军人物的历军,总是能让人感受到其骨子里透着一股耐人寻味的厚重。 坚守“一方水土” 不可否认,历军还很年轻。现年45岁的他长着一张意气风发的脸,如果不是了解其经历,很难相信他是已经执掌了曙光公司12年,且一手促成曙光公司实现大刀阔斧改革,并完成蜕变的资深掌门人。 亦如多数“技术派”企业掌门人一样,历军的教育历程一路顶着“光环”,199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百年清华,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多年沐浴在这一良好环境下,历军养成了精干务实的品格,成为一名典型的清华人。 “志向可以高远,但是心态一定要平和,姿态一定要低,未来的事要想,但是目前的事一定要做”是历军多年在教育过程中获得的体会。也正因如此,多年置身在重重浪潮之中,虽也曾面对过诸多诱惑,但他却依然顶住压力,一直默默地坚守在既挣不来大钱、又不能快速出名的计算机行业“国家队”中。 大学毕业后,历军一直是服从“国家分配”的,先是进入北京无线电仪器厂应用技术部工作,同时兼任中科院半导体所“863”相关项目产品研发工作。期间,他与同事合作成功研制了BJMD852型出租车计价器,填补了当时国内市场空白。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历军在从业之初,就在这一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素质。1995年,历军调入中科院计算所国家智能计算机研究开发中心研发部工作,就是在这,他开启了自己的“曙光之缘”。在这期间,他开始从事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计算机的开发和系统调试工作,为曙光1000系统的后期产品化和正式交付用户做出了贡献。也正因为这段时间的出色工作,这位年轻后起之秀开始进入“曙光”视野。1996年,因工作需要,他被召唤进入曙光公司,正式开始“书写”属于他的“曙光传奇”。 从我国首台出口的产品化超级计算机――曙光1000A的顺利研发,到曙光天阔多款产品的研发生产及推向市场;从机群服务器的研发到曙光2000超级服务器系统硬件结构设计和智能硬件监控系统的成功研制;从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硬件结构和监控系统的设计,直至研制成功曾位列全球TOP500第二位的每秒运算速度达千万亿次的曙光“星云”超级计算机,随着一个个奠定曙光在国内超级计算机领域王者地位技术产品的问世,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在不断的浴火历练中迅速脱颖而出。仅仅4年后,他即被曙光董事会任命为曙光信息产业(北京)有限公司总裁。而在此之前,这个年轻人一直坚定地认为自己是“属于技术领域的”,对管理,担当大任从来不感兴趣。而他的这次转折与他的恩师――曙光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的大胆提携与信任有直接的关系。为了曙光公司的长远发展,李院士甚至下了死命令,犹豫很久的历军只好挑战自己。 对于自己的恩师,历军始终怀有一份崇敬和感恩之心。曙光公司多年在技术方向上没有走偏,得益于李院士的高瞻远瞩。而师徒两人都很默契地选择了带领曙光固守超级计算机这“一方水土”的路。尤其是历军,血气方刚之时,能够沉稳踏实地将这一作风延续,与其多年经历和性格有很大关系。李院士当初坚定要委以重任,除了其出色的工作表现之外,或许正是看准了他这一内敛气质。 12年,不知道是曙光的步调感染了历军,还是历军的作风带动了曙光,亦或者两者正好气息相同,两股交融在一起,使曙光完成了“坚守中的创新”,实现了“不变中的万变”。 不变中寻万变 2001年,年仅33岁的历军正式担任曙光公司总裁。虽说是在“强压”下受命,但既然接下,就要全力以赴。改革是必然,但不可能全盘否定,如何在变革中“去糟粕存精华”成为历军不断思索的重要问题。 从历史传统看,曙光公司是一个标准意义的国有企业,当历军接过重任时,当时的曙光公司更像是一个研究所,不像是一个公司,管理机制比较传统。在历军的带领下,曙光开始稳扎稳打地推动公司的管理变革。先制定明确的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