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复杂斜坡动力响应特征分析
第33卷第9期 长 江 科 学 院 院 报 Vol.33 No.9
2016年 9月 JournalofYangtzeRiverScientificResearchInstitute Sep.2016
doi:10.11988/ckyyb 2016,33(09):66-71
复杂斜坡动力响应特征分析
刘 勇,王运生,唐 起,陈怡西
(成都理工大学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 610059)
摘 要:深切谷坡浅表部卸荷裂隙发育,风化强烈,致使浅表层成为非连续介质,出现介质性质差异,地震动响应由
此变得复杂。通过对青川东山斜坡地震动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适用于分析岩质边坡运动过程的非连续变形
分析(DDA)方法对青川东山斜坡动力响应特征进行数值模拟,揭示了震中距、高程、震级、地形以及“丁”字形山体
等因素对地震波峰值加速度(PGA)放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垂直山脊方向以及高程较高时的地震波峰值加速度放
大倍数较大,可达6.12倍;在地形突出部位,地震波亦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放大,放大倍数可达3.3倍;在“丁”字形
山脊结合部位,PGA放大倍数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减小。
关键词:边坡工程;动力响应;放大系数;DDA;峰值加速度;突起率
中图分类号:P64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485(2016)09-0066-06
文中根据在青川东山斜坡布置的地震动监测点
所监测到的2次典型地震波数据分析了青川东山复
1 研究背景
杂斜坡的地震动响应特征。
地震是人类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
不仅其本身能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由其诱发的次 2 东山监测斜坡及监测仪器布置
生灾害给人类带来的破坏往往更大。在多山地区,
青川东山监测斜坡位于四川盆地北部边缘,处
由地震诱发的次生灾害中,边坡失稳造成的破坏最
于龙门山造山带与秦岭造山带的交汇部位,位于乔
为严重,历史上由于地震导致边坡失稳造成的生命
庄河左岸(图1),是一个南北走向的大山体,山体西
财产损失的事件数以千计。如何减少地震给人类带
侧向外有一条东西向延伸的小山脊,呈“丁”字形,
来的破坏已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
目前很多学者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 地震动监测点布置于山体西侧外的小山脊上。
很大的成就。 [1]
2008年黄润秋等 在对汶川震后灾
害调查中发现,地震作用下导致严重失稳的斜坡主
要集中在具有特殊地形地貌的区域,斜坡失稳与地
震波传播过程中的地形放大效应有关。地震波传播
过程中的地形放大现象首先被国外研究者证明,其
中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山脊地形放大[2-4],Rogers
[5]
等 也通过计算各监测点对参考点的放大系数来
分析了不同地形的放大现象。2013年庐山地震后,
[6]
黄润秋等 根据现场监测及调查发现,地震作用下 图1 青川东山地质平面图
陡峭的山坡顶部及斜坡突出部位最易失稳。泸定冷 Fig.1 GeologicalplanofDongshaninQingchuancity
# #
竹关斜坡地震动监测数据也揭示了位于右岸单薄山 如图2所示,1监测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