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问题解决能力的与创造性的培养.ppt

第9章 问题解决能力的与创造性的培养.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9章 问题解决能力的与创造性的培养

第十一章 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培养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第九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内容提要 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实质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及其培养 例子 野人和传教士过河问题: 传教士和野人各三人过河,只有一条船,都会划船,一次只能载两人,野人多于传教士时传教士就会被吃掉.求安全过河的解? 解答: 2个野人去,1个野人回 2个野人去,1个野人回 2个传教士去,1个野人与1个传教士回 2个传教士去,1个野人回 2个野人去,1个野人回 2个野人去,完成 第一节 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实质 ?一、问题及其类型 (一)问题的实质 问题就是“难题”或者“疑难”,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感到疑难的情境。 问题的成分: 1)起始状态 2)目标状态 3)障碍 第一节 问题和问题解决的实质 (二)问题的类型 1.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初始状态、目标状态都是具体明确的。 没有明确的结构或解决途径。 2 .常规问题和真实性问题 学生在学校中大量遇到的问题。 生活实际问题。 二、问题解决及其类型 (一)问题解决的实质 形成一个新答案,超越以前所学规则的简单应用而产生一个解决方案的过程。 1、所要解决的是新问题 2、一种探究活动 3、问题一旦解决,学生的某种能力或倾向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问题解决的两种类型 常规性问题解决: 前者解决的是有固定答案的问题,只需要用现成的方法来解决; 创造性问题解决: 后者解决的是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是通过发现新方法,采取新步骤而实现的。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问题解决的模式 问题解决的试误模型 问题解决的顿悟模型 杜威的问题解决模型 失调:感受到问题的存在;诊断:确定和界说问题 假设;推断;验证。 一、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一)建立问题表征 (二)确定认知操作 (三)实施认知操作 (四)评价解决结果 一、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 (一)建立问题表征 1、识别问题的相关信息 在抽屉里有黑色和棕色两种袜子,黑袜和棕袜数量之比是4:5。为了得到一双相同颜色的袜子,需要取出多少只袜子? 2、理解问题的整体情境 例: 两个火车站相距50千米,某个周六下午2:OO,两列火车分别从两站相向而行,正当火车驶出车站时,有一只鸟从第一列火车出发飞向第二列火车,到达第二列火车后,又飞回第一列火车,如此反复,直到两车相遇,如果两列火车的速度都为每小时12.5千米,小鸟的飞 行速度为每小时50千米,请问在两车相遇之前,小鸟飞行了多少千米? (二)确定认知操作 1、算法式(algorithmic)策略:依照正规的、机械性的途径去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案都列出来,逐一尝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2、启发式(heuristic)策略: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进行较少的搜索,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即依据经验或直觉选择解法。(具体见336页) (三)实施认知操作 (四)评价解决结果 认知操作结束后,对选择的策略是否合适,当前状态是否接近目标状态,问题是否已经得到解决等做出评价。 问题: 有3个人一起下象棋,每人下了2盘,问总共下了几盘棋? 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一)有关的知识经验 任何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知识、策略和技能。 例:一只熊从P点出发,向南走一里,然后转向东走一里,再转向北走一里,便回到了它出发时的P点。问这只熊是什么颜色? (二)个体的智能和动机 智力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极重要因素。 一般地,中等强度的动机,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效率(效果)和动机强度呈倒“U”型 (三)问题情境与表征方式 呈现的刺激模式与已有的知识经验越接近,越能直接提供适合于解决问题的线索,就越有利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途径和方法。 问题1 已知圆的半径R的长度,求正方形的面积? 问题2 和尚上山问题-P335 在他上山和下山的路上是否存在一个地点是他在两天中的同一时间经过的,为什么? 问题3 九点连线 要求:笔不离纸,用不多于四条直线连在一起 两种参考答案: (四)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 人在解决一系列相似的问题之后,容易出现一种以习以为常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思路; 一种从物体正常、通用的功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定势——功能固着。 问题: 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位公安局长在路边同一位老人谈话,这时跑过来一位小孩,急促的对公安局长说:“你爸爸和我爸爸吵起来了!”老人问:“这孩子是你什么人?”公安局长说:“是我儿子。”请你回答:这两个吵架的人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