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人物素描课程教案第1章 绪论.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服装人物素描课程教案第1章 绪论

《服装人物素描》课程教案 课 次 1 授课时间 教案完成时间 教学目的与 要 求 通过本课程的讲解,使学生对素描的定义、概念、内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欣赏中西方绘画大师的素描作品,使学生能够形象而直观地看到素描发展的历程和基本面貌。 明确服装人物素描教学的目的、内容、训练方法。 教学内容(含补充内容) 第1章 绪论 素描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相对于应用彩色进行描画的绘画而言的。任何物象在光线的作用下都会呈现它的形态结构、体积、质感、重量和色彩等等,为了正确地理解形体和造型的方便,人们在特殊的情况下或者某个阶段,暂时避开色彩,用单色或简单的色彩来塑造形体。其目的是用最为直接、简单的手段来表现物体,表达构想。它是训练造型的手段,也是一种艺术的样式。 关于素描的论述很多,主要有: (1) 绘画起源论。绘画起源于绘制人、动物影子的轮廓。绘画在其最原始阶段,就是对物体轮廓勾描的阶段,从旧石器时代的岩洞里遗存的壁画可以得到验证。 (2) 造型基础论。如我们会在众多的素描教材和书籍中看到“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这句话。 (3) 艺术样式论。不可否认,高水平的素描作品本身具有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以素描的方式进行的创作如肖像、风景、文学插图、连环画等等都是独具价值的艺术样式。 素描教学在中国经过了近百年的实践,其内容与方法也在实践中得到不断地完善,逐步积累并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学体系。从徐悲鸿从法国带回来的欧洲素描教学模式到20世纪50年代借鉴前苏联的“契斯恰柯夫素描教学法”再到上世纪80年代的“结构素描”,其主要的成就表现在具象描绘能力的培养上。但随着设计教育的发展,素描教学在观念、目的、方法上不得不作出新的思考,很显然,以具象描绘能力为目的素描教学不能适应于以创造性的造物、构想为理念的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要求。并且我们从漫长的手工艺作坊式的素描教育历史中能够借鉴的方法并不多,但从绘画发展的历史上来看,素描的演变与发展总伴随着绘画表现技巧的逐步成熟和观念的蜕变不断。欧洲1415世纪的美术创作以线描绘形体为主造型富有装饰,16世纪意大利有了美术学院,出现了正式的课堂素描美术教学。文艺复兴时期的达·芬奇米开朗罗拉尔以及后来的提香,他们作品,到了17世纪素描已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如荷兰的伦朗西班牙的委拉斯贵支等一些著名肖像画家,他们根据人物的具体特点进行艺术创作,造型比例结构准确,画面与环境的刻画浑然一体,统一和谐,真实感人人物与环境空间的处理光的已成达到理想的效果。17世纪的素描已经摆脱了14、15世纪的装饰效果,形体的光色之中尚有线的因素存在,人和背景的关系也更加统一和谐,从造型因素来讲,这时期的素描和我们现在的素描有许多共同之处,已经很成熟了。绘画艺术进入19世纪,由于光学,色彩学的产生透视、解剖学的发展,这时期产生的印象派的素描具有色彩感,并加强了画面的外光虚实的关系。19世纪末俄国素描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契斯夫创立的素描教学体系,发展了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的写实传统,使素描教学更趋科学化、系统化,造就了列宾、苏里科夫、谢罗夫等一批俄罗斯现实主义画家。20世纪的西方素描称为现代派素描,其流派纷呈,。毕加索、康定斯基、达利、蒙德里安等即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代表画家,他们的素描在反传统观念的基础上,抛弃了古典主义素描的写实造型观念,其作品更注重画家内心活动的表述以及表现形式手上的创新。 这幅作品既有人物的明暗关系塑造,又有场景的线条勾勒,轻松而又不失严谨。 图1.7 母与子 西班牙 毕加索 整幅素描全用线条勾勒完成,摒弃了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用极为朴实的手法很好地表达了人物的体态特征。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