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pdf

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pdf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观察

研究论文 中 国 蔬 菜 CHINA VEGETABLES 2015(11):40-45 无蜡质芥蓝突变型叶表面蜡质超微结构 观察 1 1,2 1 1 1 1 1 张德双  孙 雷  张凤兰  何洪巨  于拴仓  余阳俊  赵岫云   1 1 1 1 赵学志  汪维红  苏同兵  卢桂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北京100097; 烟台大学,山东烟台264005)1 2 摘 要 :以亮叶无蜡质紫色芥蓝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和多蜡质紫色芥蓝野生型为试材,对芥蓝叶片发育过程中最外层的表面 蜡质进行系统地观察,并对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多蜡质野生型芥蓝和普通绿色芥蓝(CK)的干物质量、VC、可溶性糖、 粗纤维、蛋白质、花青苷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叶片发育过程中,多蜡质野生型芥蓝的叶面蜡质 明显多于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野生型芥蓝和紫.中花芥蓝叶片背面的蜡质均明显多于叶片腹面;野生型芥蓝叶片背 面的蜡质退化速度明显慢于叶片腹面。无蜡质突变型紫.中花芥蓝的VC含量高于野生型芥蓝,而粗纤维(DW)含量低于野 生型芥蓝,说明紫.中花芥蓝有利于改良现有芥蓝的营养品质,有望育成高VC含量、高花青苷含量、以生食为主的芥蓝品种。 芥蓝叶片的无蜡质性状对多蜡质表现为隐性遗传,紫色对绿色表现为显性遗传。 关键词 :芥蓝;无蜡质突变体;超微结构;花青苷 芥蓝(Brassica alboglabraL.H.Bailey)是十字 的表面蜡质(Epicuticularwaxes,EW),具有很高 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一年生或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 的疏水性(图1)。植物叶表面的蜡质主要为特长 于我国华南地区,为我国著名的特产蔬菜之一。芥 链饱和脂肪酸的衍生物,在表皮细胞的内质网上合 蓝栽培历史悠久,不仅深受国内消费者喜爱,还出 成,具有防止非气孔的水分散失、病虫害的侵入和 口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芥蓝多以幼嫩、肉质的花 太阳光辐射等生物学功能。 薹和嫩叶为主要食用器官,肉质脆嫩清甜,营养丰 富,富含硫代葡萄糖苷(Glucosinolate),尤其是4- Air 甲基硫氧丁基硫苷(Zhangetal.,1994)。因此,芥 EW 蓝在营养品质、萝卜硫素提取及食品加工业等领域 CP Cuticle CL 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植物叶片表皮细胞外覆盖表皮,表皮由3层明 Cellwall 显的结构组成,最内层为表皮层(Cuticularlayer, Plasmalemma CL),由角质、角质层内蜡质和多糖组成;中间层 Epidermalcell 为角质层本体(Cuticleproper,CP),由表面蜡质、 图  植物叶表皮横断面示意图( è , ) 1 Bernard Joub s 2013 角质层内蜡质和角质组成;最外层为平滑、结晶 Epidermalcell,表皮细胞;Plasmalemma,原生质膜;Cell wall,细胞壁;CL,表皮层;CP,角质层本体;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