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新概念5tstt-课件(PPT-精).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宇宙新概念5tstt-课件(PPT-精)

第五章 特殊星体 最早被天文观测发现的是白矮星,它是在天文学家对它还一无所知时无意中被发现的。科学家是在它被发现很久之后才完成对它的理论描述的。 中子星的发现则与白矮星完全不同。科学家们对 中子星的理论分析在它被发现前三十年就基本完成了。很晚才发现中子星是因为它太小了。 如果一个天体的直径仅有10千米,即使它与我们的距离同最近的恒星一样近,就是用最大的望远镜也无法识别。天文学家是通过脉冲星进而发现中子星的。 5.1 白矮星和黑矮星 一 白矮星 白矮星是20世纪20年代末发现的一类天体。它们具有具有较高的表面温度、较低的 光度,处于赫罗图的下方。其密度很大,为105~108克/厘米3 。质量约等于太阳的质量,半径近似等于地球的半径。 目前已发现的白矮星达1000颗以上,多数白矮星的光谱型为A型。白矮星的表面温度相差很大,密度很大。 白矮星的密度很大。量子理论认为,白矮星的物质处于一种特殊的状态,这种状态称为简并态。简并态是指在高温、高压、高密的条件下,原子的电子壳层已不复存在,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组成电子气体。由于气体的压强与其密度、温度成正比,而对于处于简并态的电子气体,它的压强只与密度有关,而与温度无关。 白矮星的质量越大,半径越小。 1931年,钱德拉塞卡发现白矮星的质量有一个上限,超过这一上限,白矮星就不存在了。他指出这个极限为1.4M⊙。其精确值依赖于物质的成分。后人为纪念这一伟大发现,将此极限称为钱德拉塞卡(质量)极限。 白矮星是从质量为3~4个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而来的。它是由主序星演化到红巨星,等氢燃烧和氦燃烧熄灭以后,再次到达红巨星。在快接近第二次红巨星阶段的末尾,成为行星状星云。最后,恒星只剩下0.5~1个行星状星云的核心,继续冷却成为一颗白矮星。 根据不同的化学成分可将白矮星分为DA、DB、DC、DF和DP 5个次型: DA型:含氢丰富 DB型:含氦丰富 DC型:含碳丰富 DF型:含钙丰富 DP型:磁场特强 白矮星还有一个奇异的引力红移现象:在远离引力场的地方观测引力场中的辐射源发射出来的光时,光谱中谱线会向红端移动。即同一条原子谱线在强引力场中比没在强引力场中波长更长,且波长红移大小与辐射源和观测者两处的引力势差成正比。 二 黑矮星 电子的简并压强能够阻止住白矮星的坍塌,并允许白矮星一直冷却下去。在此过程中白矮星的大小并不发生变化。当它慢慢损失掉热能时,会变得越来越红和越来越暗。或迟或早,白矮星会成为一堆灰烬,只发出微弱的红外线。白矮星最终会变成一颗黑矮星。 黑矮星是寒冷的,死气沉沉的,高度致密的,一团基本上属于简并态的物质,除了其引力可能作用于邻近的伴星外,再叶找不到它的迹象。 5.2 中子星和脉冲星 1932年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发现了中子,中子不带电,质量比质子略大一点点。当时的哥本哈根,在玻尔周围有一群年轻的科学家,他们对量子力学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子的发现使这些科学家大为激动,前苏联科学家朗道预言宇宙中应该有以中子为主要成分的天体,后来人们把这种天体称为中子星。 一、脉冲星 1967年,英国剑桥大学的休伊什设计了一架射电望远镜,用来研究太阳风对来自宇宙其他天体射电信号的影响,从而研究太阳风的运动和结构。记录工作由休伊什的研究生贝尔小姐担任。她注意到半夜仍然有射电信号的闪烁,而且是周期为1.337秒的脉冲。多次反复观测后,他们确定这是来自某一天体的脉冲信号,将这种新的天体命名为脉冲星。 基本特点: 1、脉冲是射电信号,在无线电波段收到 2、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即周期)很短,且相当稳定 已知的脉冲星周期在0.03秒到4秒

文档评论(0)

ipbohn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