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家庭心理 【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课件】.ppt

婚姻家庭心理 【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婚姻家庭心理 【婚姻家庭咨询师培训课件】

理智的爱情是健康婚姻的基础 婚姻中的心理适应 婚前必须回答的N 个问题 第三节 3 离婚与再婚心理 与离婚相关的因素 1,与早婚有关 2,与婚前性行为有关 3,与未婚先孕有关 4,与婚前彼此不了解有关 5,与家庭背景有关 6,与太早当父母有关 7,与早期经历有关 8,与父母榜样有关 9,与家中孩子数目有关 10,与社会阶层有关 11,与生活环境有关 婚姻失败的心理原因 1,需要不能得到满足 仰慕之情 经济支撑 情感专一 承担责任 吸引力和性 真诚坦率 娱乐伙伴 情感专一 家务支持 沟通交流 孝敬长辈 似水柔情 中国男性在婚姻中的心理需要 中国女性在婚姻中的心理需要 婚姻失败的心理原因 2,价值观不一致 3,二人的“自我不相容” 【亲密关系的风险在于:要牺牲自己的一部分“自我”与另一个人的自我相融合。】 离婚抉择中的心理 1,离婚理想化【自恋感、简单化】 2,离婚惰性化【恐惧感、社会角色需求等】 3,离婚罪恶化【失败感、耻辱感、内疚感等】 4,离婚情绪化【嫉妒、愤怒、争强好胜、寻求平衡等】 离婚后的心理 1,解脱感 2,孤独与心理震荡 3,社会压力 4,对前配偶的态度 总结起来有以下丧失:心理依靠、社会角色、自我完整感、自我效能/价值感丧失;具体表现:不敢说,不想听、不能想…… 再婚的心理 1,再婚夫妻的心理适应【生活方式、对比心、死灰复燃、两性界限、性生活等】 2,后父母难当 1】亲子关系困惑【身份问题、平等问题、敌意…… 2】缺乏爱心:“恶毒后妈” 第四节 3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影响 个体社会化 1,个体社会化的概念 自然人——社会人的过程 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形成适应于该环境的人格,掌握该环境公认的行为方式并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个体社会化 2,个体社会化的任务 1】学会必备的知识技能,学会自理 2】掌握行为规则和人际规则以及社会公德 3】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 4】树立面向未来的目标 言语、性别角色、道德、政治全方位的社会化 个体社会化 3,个体社会化的特点 1】生物条件:遗产素质为基础 2】社会条件:在社会环境中形成 3】存在关键期:《捕捉儿童敏感期》 4】具有强制性 5】个体具有能动性 成为什么样的人,虽然你不是编剧,但你肯定是自己的导演。——佚名 个体社会化 4,个体社会化的心理机制 1】服从:摄于权威压力的强化过程 2】认同:出于喜欢的模仿【由外而内的过渡】 3】内化:基于“可信”转化为自己的需要 个体社会化 5,个体社会化的结果 1】形成个性:适应社会并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真正的成人是能够在生活技能和思想上获得独立性。——佚名 2】获得社会角色 个体社会化 5,个体社会化不良 1】社会化不足:适应社会并能表现出自己的个性 2】过度社会化 家庭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家庭对0-6岁儿童的社会化起垄断作用,对7-12岁儿童的社会化起重要作用。 父母将自己过滤后的社会准则传递给孩子。 1,家庭生活环境 2,家庭人员结构 3,经济地位及父母的主观态度 父母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1.父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1】教养方式 A 喂奶方式:信任感和怀疑感的冲突 B 陪睡:过度陪睡与性早熟和性格依赖相关 C 管教方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父母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1.父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2】榜样作用 认同——可信——内化 父母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1.父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3】亲子关系 (1)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A 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 B 影响儿童的交往态度 父母——儿童的相互作用在社会化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特别是对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影响更大。 父母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1.父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3】亲子关系 (2)残缺家庭或不良亲子关系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A 残缺家庭 B 离异家庭 C不良亲子关系 父母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1.父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途径。 3】亲子关系 (3)青春期亲子冲突 A 孩子长大,父母没长大 B 放手和信任之间的矛盾 C 独立和依赖之间的矛盾 D 代际文化差异 父母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2.父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1】对性别角色的认同 第一阶段:被父母安排 第二阶段:对性别楷模的主动模仿认同 父母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2.父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2】自我概念的形成 个体对自己的行为、能力或性格所持有的知觉、态度和评价。 父母影响的作用 A 我像父母看我那样看自己 B 父母接受度 C 儿童对父母的认同度 父母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影响 2.父母影响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3】道德观念的建立 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三阶段 学龄前【前道德阶段】根据行为结果判断是非 小学【他律道德阶段】根据他人和权威的标准判断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