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无菌产品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无菌工作服的微生物控制 污染产品风险大处需取样 衣服袖管取样示意 衣服胸部取样示意 背部不需要取样 无菌工作服的微生物控制 手指接触碟试验 无菌操作 不要在更衣室交谈 无菌操作 不操作时,应将前臂和双手放在前面,身体不能斜靠 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 定时或在任何关键操作前,应消毒手套 无菌操作 填写批记录后,手套应消毒 无菌操作 关键操作过程中 不要拣地上的东西 无菌操作 层流下的操作台应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洁净室人员管理要点 人员的培训(微生物、无菌操作、特殊防护知识、卫生等) 进入洁净区人员资质的确认(关键人员必须参加模拟灌装) 人员的卫生习惯 体检档案和汇总 洁净区内人员的工作服 无菌操作 进入洁净区人员数量的控制(经验证) 外来人员控制(官方或客户审计人员、严禁设备厂家检修人员和参观人员进入) 人 员 洁净区 数量 卫生 监测 培训 无菌操作 进入洁净区人员更衣确认 取样点如下: 1. 头部 2. 眼罩 3. 胸部 4. 肘部 5.腰部 6.双手十指 7. 膝部 1 3 5 6 2 4 7 频率: 1. 初次进入者必须经过3次确认合格才可以进入无菌区 2. 试验不合格者,需重复培训后再试验 3.每天对无菌服、手套进行抽检 无菌服管理要点 清洗、灭菌SOP规定 贮存(效期、保存方式等) 材质要求(防静电、不脱落纤维等) 清洗灭菌次数(经过专业部门的验证确认,建议不超过100次,最好不超过60次) 清洗效果的确认(微粒、内毒素) 清洗用水的要求(微粒控制检测) 清洗剂的使用要求(固定清洗剂的类型) 洁净服检查(异物、完好性等) 消毒剂管理要点 消毒剂灭菌、保存方式(除菌过滤系统、密闭、层流) 消毒剂消毒效果的验证 消毒剂的相容性 使用消毒剂(轮换、使用后残留处理) 消毒剂配制的SOPs 消毒剂使用频率 消毒剂检测频率 消毒程序的培训(包括人员手部消毒) 消毒剂供应商的评估 消毒剂的种类 把环境分离菌列入周期性的挑战性试验的范畴 消毒剂管理要点 醇类:75%乙醇,70%异丙醇 过氧化物类:0.3%双氧水,3%双氧水,过氧乙酸溶液,杀孢子剂 季铵盐类:0.2%新洁尔灭溶液,3%-5%新洁尔 灭溶液 酚类: 3%甲酚皂溶液 清洁及消毒用具管理要点 清洗、灭菌SOP规定(灭菌装载方式) 贮存(效期、保存方式等) 材质要求(不锈钢、无尘布) 完好性检查(锈斑、脱落物) 清洁方式(顺方向、擦拭面积、清洁剂用量控制等) 清洁剂的使用(无菌水+消毒剂,必要时使用一定浓度的酸或碱,避免使用家用清洁剂,特别是设备内表面) 清洁频率、位置(特别是联动线传送带、甲醛熏蒸后、生产过程后),生产过程中如必须清洁,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如何建立并维护一种受控状态以保证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受控状态一致性 供应商管理;监控工艺性能 (趋势分析) 监控产品质量 (年度产品回顾APR) 偏差、变更管理系统;企业内部自查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CAPA)系统;质量控制系统 培训 总结 为了降低微生物、微粒、细菌内毒素或热原的污染,需要专门的技术 通过技术、培训和员工的态度保证产品质量 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是最重要的 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验证过的方法和程序进行 产品的放行不能仅通过最终的检验合格 无菌产品的生产必须要关注到每一个细节 谢谢 无菌检查隔离器 样品表面的消毒处理 在样品进入无菌区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在进行样品外表面消毒时,应确保样品的完整性 考虑所用消毒液渗透过样品容器的可能性,如:透过塑料容器 消毒液应无菌 阳性检验结果的调查和处理 无菌检验所用的设备及环境的微生物监控结果不符合无菌检查法要求 回顾无菌检验过程,发现有可能引起微生物污染的因素 阴性对照有菌生长 供试品中生长的微生物经鉴定后,确证是因无菌试验中所用的物品和(或)无菌操作技术不当引起 要有调查程序和记录 无菌检查管理要点 取样计划 取样量和检验量 培养基和菌种管理 无菌检验方法 环境监控 样品表面消毒处理 阳性检验结果的调查和处理 物料质量控制 “齐二药”事件 事件回顾 2006年4月 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 亮菌甲素注射液 将工业用二甘醇(乙二醇)作为药用丙二醇投入注射剂的生产 造成11人严重肾衰竭,4人死亡 “齐二药”事件 事件发生的原因 企业改制,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员工严重流失 检验人员未经培训,鉴别试验出错 物料供应商审计流于形式、疏于管理 假丙二醇是由江苏省中国地质矿业公司泰兴化工总厂生产 事件的教训 不合格的物料会威胁到用户或病人的安全(严重伤害、严重疾病或死亡) 物料质量控制常见问题 未根据产品特性、用途、工艺设定质量标准 物料质量标准缺少鉴别和安全性指标 砷盐、重金属、细菌内毒素 重成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新课标人教版第七册语文猫优质课件.ppt
- 新航路开辟上课.ppt
- 新课标(2012秋)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ppt
- 新课标_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一章《第一节_科学探究:熔点与沸点》课件.ppt
-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第七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课件(24张ppt).ppt
- 新课标沪科版《14.4_科学探究_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流》ppt+flash课件.ppt
-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1第二章恒定电流2.3欧姆定律教学课件共62张PPT(共62张PPT).ppt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3.3 摩擦力.ppt
-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机械运动讲解PPt.ppt
-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上体育公开课.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