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大暑防中暑
* 十二、大暑防中暑(1) 验一下自己的身体,在这个盛夏时节,好好地养生吧。 (公历7月22~24日) 腐草为萤 土润溽暑 大雨时行 【宜】清热补气、冬病夏治 【忌】食欲不振、暑湿 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开始了。“大”有“很”的意思,天气进入“大热”或是“闷热”的天气阶段。大暑正值中伏前后,在大暑时节出现40 度左右的高温天气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是很常见的。在这酷热难耐的季节,注意防暑降温就刻不容缓了。 我国古代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化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慢慢的向立秋过渡。 “小暑”至“大暑”这一期间,气候变化无常,雷雨频繁,外出时一定要携带雨具。因为这个时候正处“中伏”阶段,所以人会感到潮湿、闷热,浑身上下总有湿漉漉的汗水,只有每天中午的时候才会感到有些凉意,这期间食品很容易变质。 大暑对人身体的影响很大,比如寒湿之气对人体的伤害和高温的酷暑都是对身体一种考验,这个时候一定要做好防暑事宜。 大暑防中暑(2) 大暑来临,如何打开您的胃口 说到七月里最常见的现象,莫过于厌食了。特别是在“大暑小暑,热死老鼠”的三伏天里,吃不下饭、睡不好觉、重减轻、精神不好等症状尤为普遍。对于这种现象,有些人采用的方法是熬,然而有句俗语说得好:民以食为天。从三皇五帝到如今,无论是秦皇汉武还是唐宗宋祖都离不开一个字:吃。食欲作为人生三大本能欲望之一,是五脏功能好坏的重要标志,熬只会熬坏自己的脾胃,从而进一步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对于大暑时期最常见的胃口变差问题,我们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才行。 那么,这种食欲不振的现象到底是何原因引起的呢?在中医看来,大暑期间的厌食症状,多于脾胃受凉有关。《黄帝内经金匮真言论》说“长夏善病洞泄寒中”,我们知道,“洞泄”指的是拉肚子,而“寒中”是指脾胃受凉了,因为在中医里面,脾胃属中焦,因此称为寒中。有的朋友会问了,大热天的,哪来的寒。就是因为热,才会常常吃冷饮、喝冰水,结果把脾胃的机能弄得不正常了。所以,要改善夏天的厌食现象,首先应祛除脾胃的寒气。 怎么祛除脾胃的寒气呢? 很多食物都具有驱寒暖胃的功效,而最常见的莫过于生姜了。“晨起三片姜,百病消灾殃”,从这句流传经久的民间谚语,我们可以知道生姜并不只是去除腥气的调味品,还是一味有较大医疗价值的家常菜肴。 说起生姜,还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是有一次神农去南山采药,不幸吞食了毒菌,顿时肚痛如刀割,竟昏倒在一棵大树下,没多久又慢慢苏醒。神农睁眼看望, 发现他躺着的地方有长而尖叶的青草,香气浓溢,渐渐觉得头目清醒,他知道这是香气刺鼻的结果, 便用手拔起一株,把块根放在嘴里咬嚼,一股又辣又清凉的味道。顷刻,肚里咕咕响,继而泻出食物,泻后就神清气灾,一切康复自如了。神农在沉思:这种长尖叶草能起死回生,自己姓姜,就取名“生姜”作为永久纪念。 其实生姜的作用除了杀菌外,还可祛寒。汉代名医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的113方中用生姜者68方,或配半夏以降逆吐呕,或配陈皮以宣发胃阳,或配紫苏以开散郁气,或配大枣以健脾和血。但总离不开一个“寒”字,外寒解表,内寒温中,生姜都是首选的药物。所以民间才有了“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句俗语。 关于姜的吃法,可姜汤,做姜粥;炒菜时放点姜丝,炖肉、煎鱼加姜片,也可在做馅时加点姜末。在这里,再给大家介绍一款驱寒功能能强大的药膳——生姜红枣粥。这道粥出自唐代医家李绛的《兵部手集方》,对夏季厌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这道药膳的配方包括生姜15克,红枣5枚,粳米100克。首先将生姜洗净去皮、切成姜丝,红枣洗净去核,粳米淘洗干净;然后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烧开,放入姜丝、红枣,小火熬煮成粥。吃法为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食即可。 在这道粥中,姜是温胃散寒的良药。因此,用生姜煮粥,确有比较理想的温肺暖胃、驱寒的效果。我们再来看红枣,我国用红枣治病,由来已久。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已将红枣列为上品,认为它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本草纲目》更指出,红枣是脾之果,是脾虚患者的理想食物之一。直至现代,中医使用红枣,也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引起的消瘦无力、食少便稀等症。由于红枣是调理脾胃的良药,所以美容效果也堪称一流。 湖南长沙月亮山汉墓出土了一个珍贵铜镜,上面刻有铭文:“上有仙人不知老,渴饮玉泉饥食枣。”三国时期的貂蝉,由于家境贫寒,从小就以野枣充饥。后来被卖到王允府中做婢女,由于从小养成了吃枣的习惯,到了王府仍然天天吃枣,所以16岁时就亭亭玉立,美若天仙。 特别提醒您的是,有消瘦、面色偏红、口干舌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利用Agilent1260Infinity生物惰性液相色谱系统及AgilentZORBAX.PDF
- 利用微透析技术进行青藤碱关节腔局部PK-PD结合-中国试验动物学报.DOC
- 利用独有的创意和经验开拓特殊环境用途中的新世界.PDF
- 利用盐田卤水池大面积养殖卤虫的试验研究-水产学报.PDF
- 利用PFG-NMR技术来测量几丁聚醣平均分子量李贞仪-朝阳科技大学.PDF
- 利用经验正交函数数据插值法重构东中国海叶绿素!质量浓度场.PDF
- 利益与道德——企业社会责任伦理问题研究.PPT
- 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步骤连.PPT
- 制定运价的依据-锦程物流.PPT
- 制备条件对溶胶一乳化一凝胶法制备颗粒尺寸的影响-无机材料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