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社会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自杀问题心理因素综合分析?
????????????????? 2006年2月27日是某高校新学期开学的第一天,一名大四女生跳楼自杀身亡,自去年以来该校先后有5名大学生自杀身亡,他们正是青春好年华却从此走上不归之路,令人十分惋惜。自杀是世界十大死因之一,全球每年约有100万人自杀,中国自杀人数约占20%左右,自杀率处于世界平均水平。据有关资料显示,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总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精神病患病率较之50年代陡升了5倍,心理卫生问题、精神障碍及自杀明显增多。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发生的自杀事件呈逐年上升趋势。自杀问题在法律上虽然不属于违法犯罪,但这类事件的发生,在社会上和校园里造成的负面影响,给家庭及他人带来的心理阴影是无法估算的。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大学生自杀问题的原因、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针对性的加以防范,是我们不可忽视和回避的现实问题。????????????????????? 1 大学生自杀问题的个体心理分析????????????????????? ?????????????????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一方面,他们具有一般个体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和面临的心理问题,他们“内心动摇大,情绪的紧张程度一般较高,对很小的刺激也容易引起强烈的情绪反映:一时陷入被打败的悲痛里,一时又由于有希望昂首挺胸,一时又由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因此,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是每个青年人能否顺利渡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某高校去年以来发生的5例大学生自杀案例中,每个自杀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人格障碍和情绪失调。另一方面,大学生还具有比一般个体青年期更为复杂的内心世界,他们的自我意识强烈,富有理想和抱负,期望值较高。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把自己目前的状况和个体角色协阋起来,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他们在心理上默默的承受着来自家庭、学习、就业、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各种各样的复杂问题和冲突需要他们去解决。由于青年期自身生理和心理上的不成熟,使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面临巨大的挑战,这些心理特点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上的反差,导致各种心理挫折,因而易于形成厌世心理。这些特征使得大学生的自杀行为表现与一般个体青年具有不同的规律性,因此,我们研究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应当从大学生的自杀心理机制人手。????????????????????? ????????????????? 心理卫生学认为,情绪失调往往导致人格障碍,而人格障碍又体现出情绪失调。情绪失调与人格障碍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抑郁、自卑、孤僻、悲观、鲁莽、急躁、多疑、狭隘、焦虑等等。但容易引发自杀行为的主要有以下几种。????????????????????? 1.1 ????????????????? 抑郁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情绪问题,部分学生在遇到学习上的压力、生活上挫折、家庭的变故等刺激后,在心理上无力承受由此而来的压力出现的情绪反应,在行为上表现为丧失学习兴趣和工作动力,反应迟钝,无精打采,拒绝交往,回避朋友,食欲减退、失眠等不良反应,大多数学生都有过这种消极情绪,但体验的时间比较短,随着时过境迁就消失了。但其中也有少数性格内向、孤僻、自尊心强、怀疑心重、承受挫折能力低的学生容易长期陷入抑郁状态.导致抑郁性精神症的出现。患者中有的可能认为人生无味而有过自杀的念头,甚至采取过自杀行为。如某高校大三男生左某,母亲去世,父亲离家出走常年不归,上学费用靠亲戚朋友资助,因精神抑郁曾有过自杀行为,终于2005年2月23日自缢身亡。????????????????????? 1.2 悲观 ????????????????? 悲观表现为个体缺乏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常常带着幼稚、消极的心理观察社会对待人生。当理想和现实一旦发生矛盾冲突时,便垂头丧气.自我否定,感到前途渺茫,最终对人生失去信心,走上厌世轻主的绝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是青年期的主要心理矛盾之一。大学生对自己未来生活充满着希望,力图塑造一个完美的自我,但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的,如果看不到或者不能正确对待这种差距,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失败,就会自暴自弃,使自己陷入悲观的消极状态中,这种悲观的人生态度往往带来对生活、前途、社会的失望感,如不加以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会走向自杀的道路。????????????????????? 1.3 自卑 ????????????????? 自卑是因生理上的伤残、疾病或智力水平低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对自我认识所产生的消极态度。表现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低估自己,看不起自己,并认为自己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因而终日忧虑不安,抑郁沮丧,沉默寡言甚至自暴自弃。如某高校大三男生周某,长期患病,四处求医不见好转,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