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门四代六诗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门四代六诗人   一      大理“赵氏诗人之家”是清代中后期太和县(今大理)以赵廷玉为主形成的白族诗人家庭。赵廷玉和周馥夫妻俩是诗人、和赵廷枢是兄弟诗人、和长子赵懿、三子杨载彤是父子诗人、和祖父赵允晟是祖孙诗人,这是一个夫妻、兄弟、父子、祖孙都成为诗人的特殊家庭。   “诗人”,在人们的印象中,都应该如同李白一样,具有豪放不羁的性格,浪漫多彩的生活。我们会有很多的疑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家庭?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他们都是一些与众不同的人吗?诗人们的生活是浪漫和温馨的吗?诗人们是否都是在“红袖添香夜读书”的美好环境中读书、写诗?这六位诗人创作了哪些诗歌?我们通过每一位诗人的生活经历的观察,就会发现,他们的生活远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美好。由于诗人们生活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于是有了与众不同的经历和体验,也才有了那一句句发自内心的不同感受,有了独特的性灵体验。   这六位诗人生活在十八世纪中叶到十九世纪中叶的清代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在这一百多年的历史中,他们在当时的大理乃至整个云南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文献记载,当时结集刊刻了七部诗集和一部文集:祖父赵允晟的《香?际?集》,赵廷玉的《晴虹诗存》、《紫笈老人诗草》和《求斋文集》,周馥的《绣余吟草》,赵廷枢的《所园诗集》,赵懿的《善渊诗钞》,杨载彤的《?O谷诗钞》。现在流传下来的仅有三部:周馥的《绣余吟草》、赵廷枢的《所园诗集》、杨载彤的《?O谷诗钞》,其余五部诗文集都没有流传下来。他们的诗歌成就在当时的云南不一定是最高的,但是在云南这样一个远离中原政治文化中心的地区,出现了一个以汉语作为自己诗文表达工具的白族诗人群体是非常少见的。   在远离中原汉语文化中心的一个大理白族家庭,写下了这么多的汉语诗歌,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呢?   这是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而不是达官显贵的钟鸣鼎食之家。从史料上看,赵允晟,字香??,是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他大约在1750年开始诗歌创作,一生勤勉,也可能外出游历过,也可能参加过科举考试,但在科举考试中没有获得成功,成为贡生、举人之类,从而一步一步进入官场,通过修身齐家而后治国。他是一位没有科举功名,没有仕途进取的普通读书人,但却写出了赵家的第一部诗集《香?际?集》,遗憾的是这部诗集没有流传到现在,只在《大理县志稿》中存有书名,我们无法多方了解这位生活在250年前的古代诗人的生活、经历、想法。不过还好的是,我们可以从他孙子赵廷枢写的《读先大父〈香?际?集〉》了解到一些简单的信息。第一首诗写道:遗泽几经秋,披?涕不收。雄深杜工部,恬淡韦苏州。冰雪冬春积,江河日夜流。轶才自千古,应待茂陵求。   从这首诗歌的记述和评价来看,我们可以知道赵允晟的诗歌写得有一定的特色,有杜甫的雄浑深沉,如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样富有气势,又有韦庄的恬淡雅致,就像“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美好。像冰雪一样在冬天蕴藉着,如江河一般奔涌不息。他的祖父赵允晟是个有才能的人,没有得到重用,只能抱恨终生。而这种情况,从古至今都是普遍存在的,我们不应怨天尤人,还是顺其自然吧。   第二首诗是这样写的:剑气珠光影动摇,遗编再讽志昂霄。挥毫每忆登高日,遣兴难忘漉酒朝。榆郡莺花久离别,梁园宾客半萧条。圣贤性质英雄骨,掩卷沉吟不可招。   在这首诗中,我们又知道,这部诗集的内容是较为广泛的,有:励志诗篇、登高之作、离别家乡故园的思念之情,有一种英雄气概。在此处我们可以想象到:这位老祖父,可能远离大理,云游天下,去寻找自己的理想;也可能如同他的后辈子孙一样,外出经商,为家庭的富裕而奔走。虽然老祖父有这样的经历,但是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个读书人的那份牵挂,在忙碌中,写下那一首首从心中流淌出的诗歌,抒发自己的人生感悟和体验,正因如此,这位可敬的老祖父,为他的后人们营造了一个以读书为乐的生活氛围。   在赵允晟的重孙杨载彤的《石岭赠文轩宗叔》一诗中也记载了他们家书香门第的环境:“……世业书香萦带草,家传水利捕弓鱼。莲花爽挹西山气,杨柳风清北海居。自钓自耕还自读,壶中日月正徐徐。”这是一个“世业书香”的家庭,但不是所谓的钟鸣鼎食之家,而是充满了农村、渔村的生活气息,家里还祖传有专门捕捞弓鱼的技术,以作为家庭经济的一个来源。边钓鱼、边种田、边读书的悠闲生活是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境界,而不仅仅是为了科举考试这一功利性的事情。   由于有了这样的家庭环境,赵廷玉、赵廷枢兄弟,在少年时代就开始读书学习,读的是汉文典籍。赵廷玉在十四岁的时候参加童子考试,取得了大理郡的第一名,当时大理郡学中的教师周孔潜先生,看中了赵廷玉这位聪明的少年,把长女周馥许配给了他。周馥这位小姐,可又不是一般的人,她“幼读书如夙得者,诗词绘画,占卜医药无不通,尤精于女红”,是一位才女呢!

文档评论(0)

小马过河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