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夕阳照在土坯墙上
3月10日 晴
微微的晚风吹走了炎热对大地的眷恋,沉重的云在释放了过载的水分之后轻松的飘在半空中,她,缓缓地变换着身姿,吸收与折射着夕阳的光芒,将那光芒变换成红、橙、紫、墨、灰的织染披在身上,与那半天的火红一道,舞起那璀璨而又绚丽的晚霞。
这一刻,演义在天山边缘的尽展其辉煌、妩媚与徜徉、婀娜的落日余辉,不仅让我们为她的美丽而惊叹,也让我们的胸怀与她齐飞在这浩瀚深邃的蓝天中。
往事如烟几多度,遥想青春年少时。那时的我,可能你和我一样也常登上新工地那座最高的山顶,站立在那个三脚架下向西眺望着,看那夕阳的火红,和她慢慢落入地平线的过程,体会与感受着那晚霞的温暖和她即将落下地平线时的那种不情愿。
那时的我们是多么的年轻,是多么的朝气蓬勃,年轻的我们脸上没有一点疲惫的褶痕,没有一点辛劳的灰暗,只有青春的光芒和澎湃的热血。那时的我们健步如飞,那时的我们可以在伊犁河中击水横度;那时的我们像鲜花一样的美丽,那时的我们如朝阳般的灿烂与无瑕。
后来,我们长大了,再后来我们工作了,再再后来我们恋爱成家了,我们为人父为人母了。我们忙工作,忙家务,忙生活中的一切了。这一忙也就再没有去登那座山看夕阳、观晚霞了……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产业的大调整,我们赖以生存和工作的734厂也转产、分流了,从那以后,我们离开了这里,离开她的时候,年轻的心怀揣着对美好的向往而兴高彩烈,甚至在离开她的时候,都没有顾得上用留恋的目光去看她一眼。
光阴荏苒,岁月蹉跎,多少年、多少年就在我们的忙活中过去了。荏苒中我们的身躯已不再挺拔,蹉跎中我们的时光就如这涛涛的伊犁河水一去不再回头。
轻吟着“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句,揣摩着故人对生活的情怀和向往,不也是对我们现实生活的一种写照吗?如今,我们已不远于耄耋,总感觉生命中有一种声音在呼唤着我们,回来吧,回来看看吧!这里有你的童年,这里有你的青年,这里有你童年的幻想,这里有你青年的初恋。这声音时常萦绕于耳边,时常在脑海中涌起阵阵的波澜。于是,我回到了这阔别了近四十年的故乡,当我重站在这座山顶再看那夕阳时心中不免有一种苍凉的感觉,遥远的天空上虽没有雨后的彩云那般妖娆,但也是红半边天的壮丽景像,只是这近景的房屋与树木荡然无存的空旷寂寞让人心里凭添了几分惆怅,再也看不到那曾经的“树梢摇逸余辉里,夕阳映在炊烟上”的景象了。
沿着一条羊肠小道绕过几个坟墓下山向我们的新工地走去,眼前更是一片荒芜,树木早已被砍伐殆尽,树墩也被挖空,半边已朽的树根凄楚地在风中抖动着,树根与泥土的间隙里,蚂蚁们忙碌的往外搬运着土粒,它们在建造它们的宫殿。房子也早已被拾荒者们拆光了,连一块完整的土块都看不见,在这大片的废墟中,只有这半片的土坯墙兀突地伫立在这里。记不清这曾是谁家的住所了,它和它的伙伴们曾经为这个家遮挡过多少狂风暴雨的侵蚀,抵御了多少冰雪严寒的肆虐,遮掩了多少炎炎烈日的酷晒,又挽住了多少春天暖暖的柔情。在它的怀抱中曾经诞生过几个鲜活的生命?我想它一定是记得的。在它的呵护下,妻子可以在丈夫的怀里撒娇,孩子可以在母亲的膝边戏闹,丈夫下班回来可以吃到舒心的晚餐,孩子们可以静静的温习功课。这曾是一个何等温馨的家啊……土坯墙,可爱的土坯墙。
如今,你孤独的站立在这里,是为了向人们诉说那过去的岁月吗?还是以你站立的形式来证明这里曾有过的喧嚣与辉煌?
回过头来四处望望,空空如也,那个曾经以车队为主要居住者的新工地,现在是再也听不到汽车发动机的轰鸣声了,也再无闻那滴滴的喇叭声了。在它旁边的公路上不时有车辆快速的经过,他们几乎看都不看它一眼,没有谁在乎它的存在,也没有谁在乎它的不存在。
我徘徊在这群废土堆中,慢慢的寻找着以前的记忆,突然,在这墙角的底下我发现有些异样,忙找了个小木棍,轻轻地拨开尘土,在墙根的小洞中把它取出来――一个火柴盒,里面还有几根火柴棍。木质的火柴盒已经很松散了,多年的风蚀它已经没有了强度,稍微的碰?|都有可能使它分散,我把它端在手心,仔细地看着它,仿佛鉴赏着远古的器皿一般,盒面的商标已退的几乎没有了颜色,仅留下淡淡的一丝红诸,字迹根本就没有了,我久久看着它,忽然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火!火!火是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人类进化的根源,主家把它留在这里,其寓意是否是一种祈祷或是一种期盼?再或者仅是主家的忘记?我轻轻的把它放回原处,用一小片苇席把它盖好,又用土坯封好洞口,把它埋了起来,完成了这一切,便轻轻地离开了它,生怕打扰了它的安宁。
夕阳还在那里燃烧着,其热度已有些减少,天空的颜色渐渐的有些暗淡,当我再次回过头来看它时,它似乎有了生命,披在它身上的夕光向外反射着,在它周边已暗环境的衬托下,它更醒目了,并且有些高傲。我默默地告诉它,我还会来的,希望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