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宝鸡庙会和庙会文化探究
宝鸡庙会和庙会文化探究 摘 要:陕西关中西部宝鸡地区,是中国民间文化积淀最深厚的地区之一。凡庙必办庙会,且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众的心意信仰与生活文化样态。庙会是西部宝鸡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扬长避短,因势利导,利用庙会这个特殊而丰富的载体,起到文化的多样传播作用。
关键词:庙会;庙会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3-0160-01
陕西关中西部宝鸡地区,是华夏人文始祖炎帝神农氏的故里,周秦王朝的发祥地,释迦牟尼舍利供奉地法门寺所在地,在这方文化积淀深厚的黄土地上,庙宇众多,凡庙必办庙会。且民风淳朴,轻物质重信仰,重孝道讲亲情。时至今日,依然顽强地保持着传统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吃扯面,唱秦腔,耍社火,赶庙会,民众乐此不疲。因此,庙会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体现了当地民众的精神信仰与生活文化样态。
一、宝鸡地区庙会及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
庙会,亦称“庙市”。中国的市集形式之一。在寺庙节日或规定日期举行。一般设在寺庙内或其附近,故称“庙会”。
关中西部宝鸡地区,庙会及庙会文化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如我国四大镇山之一的宝鸡吴山,由于周文王卜居于千,在吴山下建千邑,时称吴岳。《史记?,祭黄帝,作下?,祭炎帝。东汉时期,佛教正式传入中国。这一时期,关中西部宝鸡地区始建寺庙发展不少,据史书载,较大的有始建于汉代的法门寺,道家的景福山龙门洞和吴山庙。法门寺为关中塔庙之祖,是佛教各宗派共同礼拜的祖庭。周公庙,位于宝鸡市岐山县城北7.5 公里处的凤凰山上,主要为纪念西周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中国儒家思想的奠基人周公姬旦而修建的祠庙,由于周公开创了千秋伟业,并制礼作乐,使中国成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为后人所尊崇,并修庙祭祀。周公庙始建于唐代,为纪念周公而设的周公庙会起源于宋代,一直延续至今。庙会时间为农历三月十二日至二十二日,会期十天。西自甘肃,南到四川,东自河南的游客商贾,便如潮水般涌向周公庙。庙内从早到晚鞭炮声不绝,香烟弥漫。他们或进香祈求孕育,或观光游览,或收集古玩,或易物献艺。地方杂货、日用土产品比比皆是,泥玩具随处可见。尤其是周公庙后边的姜?圣母祠的祈子活动更具特色。姜?圣母祠祈子活动已有千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传说已婚不育女子在此处与陌生男子野合,以获得天神赐子。故民间俗称“祈子会”。庙会上大量销售造型别致的泥娃娃、泥老虎民间艺术品,是一项历史传统风俗,其用途在于:供进香求孕的人用;泥老虎供赶庙会的群众带回家镇凶安宅。不难看出,这些都是原始生命崇拜观念在庙会中的物质映现,带有浓厚的宗教和巫术色彩。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古城,为区政府所辖地。虢镇城始建于商朝末年,是国内已知建城最早的古城之一。虢镇城隍庙立庙和庙会,据传说起始于西虢国都城建成之日,即农历四月初八。虢镇城隍爷别装重饰,与众不同。其塑像头戴顶帘珠帽,身着九龙褚蟒袍,且每年古历四月初八为祭祀之日。其仪式的隆重和庙会规模的宏大,关中以西的州、府治所概莫能及。细考其故,虢镇系周文王母弟虢叔封邑――虢国都城,亦为岐周京畿要地,其城隍乃为王爵。俗语“人赶一年会,全年大吉利”流传至今,可见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去虢镇赶城隍庙会,已深深印记于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其庙会最大的一个亮点就是四月初七、初八晚的天明戏,吸引着省内外的各方人士。各乡村以及临县的曲子班、道情班、皮影戏班、秦腔自乐班、秦腔剧团在四月初七和赶会的人群一起赶到虢镇。最多时有上百家,娱神娱人,好戏连台,通宵达旦。“虢镇城、五里长,秦腔乱弹摆两厢;七步曲子八步戏,歌声飞过秦岭去”的顺口溜,生动的形容了这一热闹非凡的壮观景象。
除此,还有颇为完整地保持了庙会历史文化情态的灵山庙会。灵山庙位于宝鸡市凤翔县柳林镇以北灵鹫山上。据说春秋战国时期,因秦穆公在此狩猎,见神鸟灵鹫落于此山,认为是神灵所赐之吉兆,于是命人在此修建房屋数间,派人供奉此鸟,后人因此称为“灵鹫山”,简称灵山。灵山远离村落,依山势而建的庙宇占地百余亩,庙院参差错落,庙会历史悠久。灵山庙会的主角是灵山老母,即商周时期被姜子牙在封神榜上封为三圣母的三霄姐妹,此三圣母在灵山广施善心,保民平安。尤其为信众称道的是,她能够让不育的妇女得到子息,据说有求必应,非常灵验,远近闻名。每年农历四月初一前后,进香者每天上万。灵山庙会前后三庙设有两个“义饭”灶房,善男信女或帮灶做饭,或接纳香客的布施,造册记账,或分处于各殿堂和佛像前做执事。偌大一个庙会全为善男信女执事管理,不设关口,分文不取,任凭香客自由进出,全靠信众布施维持庙会经营。尽管前来庙会进香祈愿、求福的香客大都是农耕民众,文化程度和穿着打扮远不如城市市民参与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