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当代黄梅戏演出市场现状和前景
当代黄梅戏演出市场现状和前景 [摘要]近几年来,作为我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整个黄梅戏演出市场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象。黄梅戏演出市场体系完善,演出形式多样,传播渠道多元化。其发展虽然迅速,却依旧弱小,同时还面临着重重困境:创作人才匮乏,专业团队有待整合;优秀剧目不足。时代新剧有待挖掘;演出票价过高,行业法规有待健全;资金投入不够,政府支持有待加大;产业发展滞后,市场竞争力有待提高。为了更好地促进黄梅戏演出市场的发展,需加强人才培养,促进黄梅戏队伍完善化;建立剧目机制,促进黄梅戏作品优质化;加大资金投入,促进黄梅戏发展科学化;增加市场竞争力,促进黄梅戏发展产业化。
[关键词]黄梅戏;演出市场;产业化
黄梅戏起源于唐初,它是在皖、鄂、赣三省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地区和湖北省黄梅地区形成的一种民间小戏,其确切发源地尚未有统一说法,但它作为一种独立的剧种形式产生、成长并兴盛于安徽省安庆地区。黄梅戏属于板式变化体,有花腔、彩腔、主调三大腔系,其唱腔与念白均采用安庆方言,通俗易懂。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黄梅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至今日,黄梅戏已经走过1400年的历程,已从早期自唱自乐的民间歌曲形式发展成为独立的全国性剧种。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最近20多年,黄梅戏借着高新科技的投入使用、传播媒介的巨大变革以及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融合的大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无论是剧目剧本、演员素质,还是演出环境、宣传方式较以前都有了很大变化。这些变革紧扣当今文化大发展的时代主题,一方面给其带来机遇,促进了黄梅戏及其演出市场的繁荣昌盛,另一方面也给黄梅戏的发展带来挑战,其发展面临诸多困难。目前对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大多停留在对于黄梅戏本体及相关剧目的探究上,对于黄梅戏当下的演出市场及其前景的研究还有待加强。因此,如何在当今这个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行发展的信息爆炸时代找出一条适合诸如黄梅戏这样传统艺术演出市场发展的可行之路,已成为当前研究重点。本文拟立足于黄梅戏演出市场的发展现状,通过对黄梅戏自身及其在当前市场形势的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分析,找出一条黄梅戏演出市场未来发展的可行之路。
一、黄梅戏演出市场的发展现状
1 演出市场体系渐趋完善化
据1981年上半年统计,全国(除台湾省)县以上黄梅戏剧团共有50个,计:安徽省36个,江西省5个,湖北省3个,江苏省4个,福建省1个,浙江省1个。这是发表于1982年《黄梅戏艺术》上的一篇文章给出的数据。时过境迁,如今安庆市拥有的黄梅戏正规剧团数量虽然减少了,但与之相关的艺术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黄梅戏演出市场体系逐步健全完善(见表1)。
虽然专业剧团数量减少,但研究所、博物馆、戏剧创作室的建立使得整个黄梅戏演出市场呈现繁荣景象。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安庆市市直3个黄梅戏剧团每年完成的演出场次都在80场以上,如果算上小型的招待演出,应在100场左右,演出收入在30万元以上。收入虽然不能算多,但对于相对冷落的戏曲市场来说也算不错了,不过仍然有很大上升空间。在演出市场体系化逐渐建立的同时,安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黄梅戏艺术的产业化发展,于1992年创办首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并从2003年第三届起定为每3年一届,至2012年已成功举办6届艺术节。与艺术节相关的摄影、音像制品、旅游等行业以黄梅戏为依托,获得了长足发展。就整体发展态势来看,黄梅戏演出市场日益规范化、体系化,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2 演出形式呈现多样化
近年来,黄梅戏演出形式在保留一贯的传统方式的同时,合理利用高新科技手段,积极顺应大众审美趣味,做了多种大胆尝试和创新。一方面,坚持剧场演出与民间演出并存的传统形式。在城市,除了黄梅戏艺术剧院、黄梅戏会馆的每周定点演出以外,在市民广场及人流如潮的街头,都会有市民忘情地欣赏黄梅戏表演,在迎江寺、茶社、书社等场所也会不定期举行黄梅戏演出。如果赶上黄梅戏艺术节,黄梅戏的热闹气氛就会更加浓重,整个城市张灯结彩,大街小巷都在哼唱黄梅戏。在农村,主要以广场式演出为主。农历上半年的正月初四到五月,下半年的十一月到腊月二十是演出的旺季。每天下午一场、晚上一场,有的时候甚至一天3场,上午、下午、晚上都演。这里的演出有的是出于响应政府送戏下乡活动、宣传政府政策的演出,而更多的是民间自发的请戏,请戏的事由之中以节庆和纯粹的娱乐活动为主。另一方面,除了传统的演出形式,剧院还根据新时期高科技的发展以及观众审美的变化,创造性地将绚丽的灯光、灵活的舞美、逼真的实景,甚至最新的3D科技,加入到黄梅戏演出之中。安徽省黄梅戏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和澳门杨氏设计网络动画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出品的3D全息黄梅戏舞台剧《牛郎织女》就是其中的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