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语训练.ppt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交际语训练

交际语训练 所谓交际,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通常指二人及二人以上通过语言、行为等表达方式进行交流意见、情感、信息的过程。 《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 朱熹 集注:“际,接也。交际,谓人以礼仪币帛相交接也。” 汉 王符 《潜夫论·交际》:“语曰:人惟旧,器惟新,昆弟世疎,朋友世亲,此交际之理,人之情也。” 宋 洪迈 《夷坚乙志·承天寺》:“既入试闱,昼减食,夜忘睡,与同院交际,无复笑语。” 冰心 《超人》:“他不但是和人没有交际,凡带一点生气的东西,他都不爱。” 交际语,就是人与人之间交往、交谈所用的语言 交际语的特点 1、及时性 2、突发性 3、特点性 4、综合性 交际语的语体类型 一是交流沟通语体:主要指日常生活中的交谈,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交流沟通方式。 二是社交应酬语体:包括接待、拜访、求职应聘等社交场合。 交谈的技巧 一、选择合适的话题 不合适的话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有关谈话者自己的话题。 (2)有关禁忌的话题,如夫妻关系、家庭成员之间的矛盾、不愿谈及的疾病等等。如有的人不愿意别人打听自己的经济来源或经济状况等。所以这些话题最好不要触及,除非对方主动提及。   (3)假话题,假话题是指那些无法继续下去的话题。如果你用“今天天气很好”来开始谈话,对方便没有什么话来回应。 检查的方法如下:以一星期为限,尽可能记下您与人交谈时所选择的所有话题。如果有的话题重复出现,在话题后面记下次数。这样就得到一张您选择的话题的清单。检查出现次数较多的话题,问自己两个问题:如果别人总是跟您谈这样的话题,您想不想听?如果不想听,为什么? 二、按照一定的顺序交谈 人们的交谈是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的,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什么时候说就什么时候说.交谈时谈者和听者双方互相配合才能使谈话顺利进行下去.假设有A、B、 C三个人在一起谈话,理想的交谈方式如下: 1.A先开始讲话,他选择一个题目,围绕着它讲几句话. 2.A通过某些方法使B继续谈下去. 3.B接过话茬,顺着A选的题目讲几句话. 4.B选择C作为下一个谈话者. 5.C接过B的话茬,顺着话题讲几句话. 6.C选择A作为下一个谈话者. 7.这个过程一直进行下去直到大家感到有关这个题目已无话可说或者时间用完了.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有大致相等的机会和时间来谈话,并且当一个人讲话时其他人只能听. 8.最后一个人总结A选择的话题,这时候表明该话题已经结束,可以引出另一个话题. 三、对于初次认识的人,通常都是礼仪性的交际,一般说来交谈不宜过深,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是合乎礼仪的。但是,任何深交都是以社交开始的,所以对生疏的朋友也应诚恳,以心换心,对方就很有可能产生相见恨晚之感而成知交。 比如,作自我介绍可以这样开口:“我是某某单位的某某”,然后用探询的口吻问:“您是……”对方自然会告诉你他姓甚名谁,在什么单位工作,甚至担任什么职务。于是再寒暄两句,如说:“近来工作很忙吧!”之类的话,就可以交谈起来。如果是认识的熟人,那就用不着太多的客套,说一句:“好久不见”、“最近好吗?”,就可以打开话匣子。交谈内容一般不要涉及生理缺陷、愧疚、死亡等不愉快的话题,不谈荒诞离奇、耸人听闻的话题。与欧美人交谈则需回避他们的禁忌,如询问妇女的年龄、工资收入、衣饰价格等等。 四、礼貌用语 (一)称呼 1.敬称 “敬称”多用在称呼对方的亲属,常使用“令”、“尊”和“贤”这三个字。“令”字的使用大家比较熟悉,如称对方的父亲为“令尊”,称对方的母亲为“令堂”;称对方的兄弟姊妹为“令兄、令弟、令姊妹”;称对方的儿子为“令郎”,称对方的女儿为“令嫒”等等。对德高望重者可以称呼:“先生”、“前辈”。职位身份显赫者可称“阁下”。 2.谦称 向别人称呼比自己辈分高的和年龄大的亲属时,在称呼前面加一个“家”字,如:“家祖父、家祖母、家父、家母、家叔、家婶、家兄、家嫂、家姊”等。谦称自己辈份低和年龄小的亲属时,则在称谓前加个“舍”字,如“舍弟、舍妹、舍侄”等。对自己的子女及其配偶,则在称谓前冠一个“小”字,如“小弟、小儿、小媳、小女、小婿”等。谦称自己,如“鄙人”、“愚兄”、“在下”等或直称自己名字不带姓氏,都带有谦称的意思。 3.日常称呼 同学、同志 老师、医生、大夫 先生、小姐 靓女、靓仔 阿伯、阿叔、大妈、阿姨 小朋友 4、问候语 第一类,问候语的内容与吃、喝、拉、撒、睡有关的。比如,邻里见面,问候:“你吃了饭没有?”“还没有休息?”“上街呀?” 第二类,问候语与问候的对象正在进行的活动有关。例如,“您上班去了?”“您到经理办公室去呀?”“您回家了?”这类问候语有些明

文档评论(0)

pangzilv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